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是怎样分析让步这种历史现象的(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范学报(哲社版 谢天佑 参加讨论

(3)对阶级斗争作用的分析。让步政策论认为让步是阶级斗争压出来的, 反攻倒算论认为阶级斗争压不出让步;除此之外,还有认为剥削阶级可以主动让步,连压力也不要。到底怎么看呢?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随时随地都受周围社会条件的制约,完全自由的人,可以说是没有的。在阶级社会中的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更是如此,它是既自觉又不自觉,而且由于阶级地位决定了它在总体上是不自觉的,在局部的问题上是自觉的。譬如,资产阶级在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上是自觉,这个追求的目的就是它的“灵魂”,支配着它的所作所为,可以为它“铤而走险”,“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可以“冒绞首的危险”。但是,至于采取什么形式什么手段达到这一目的?怎么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采取更新的形式和手段?就不那样自觉了。譬如,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统治阶级就不那么自觉,是迫于农民起义的压力,害怕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地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不来一个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恩格斯是这样描写沙皇政府的:有时“政府又向后转了。残酷的镇压重新提上日程”,“结果是一连串的动摇犹豫:今天作出让步,明天又收回,然后又循环往复,半准许,半收回。”(34)怎么克服这种动摇呢?还不是革命的阶级斗争。又譬如,在英国进行产业革命时,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应采取民主统治形式,应推行缩短工作日的工厂法。关于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形式,马克思说,英国“政府从来没有主动采取某种开明的措施:只有在长期的鼓动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之后,它才会在他们的压力下让步。”(35)关于工厂法的推行问题,马克思说:“正常工作日的规定,是几个世纪以来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斗争的结果。”(36)资本家这种由不自觉转为自觉的动力还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
    (4)不应将揭露剥削阶级本质与肯定改良、让步对立起来。 对起反动作用的让步固然要揭露阶级本质;对起进步作用的让步也同样不例外。恩格斯说:“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关于这方面,例如,封建制度的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持续不断的证明。”(37)历史上的剥削阶级的所作所为无不充满着贪欲和权势欲,假如用道德史观去评论的话,那无一可以肯定,真“是一个令人感到不愉快的可怕的领域。”所以,在评价剥削阶级所作所为时,一方面要充分揭露在此背后的不可改变的贪欲和权势欲;另一方面又不要据此而否定应该肯定的作为。在让步政策论与反攻倒算论之争中,论战的双方都往往犯了将揭露阶级本质与肯定应该肯定的改良或让步对立起来的毛病。
    最后,附带说一说,我们研究历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但是,我们在引用他们的论述时,第一,要力图弄清他们所写著作的历史背景;第二,要力图正确领会所写著作的原意。不然的话,断章取义,歪曲马克思等人的著述的原意,写出文章来,以讹传讹,害人不浅。
    注释:
    ①②⑨《苏联通史》,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卷第392、395、408页。
    ③(34)恩格斯:《一八七七年的欧洲工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58、517页。
    ④⑤⑥⑦⑧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列宁全集》第17卷第103-105页。
    ⑩(12)(15)(16)(17)(18)(20)(30)(32)(3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65、327、308、300、299、328、300-301、449、313-314、300页。
    (11)(14)恩格斯:《工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84、282页。
    (13)列宁:《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列宁全集》第16卷第350页。
    (19)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96页。
    (21)列宁:《奥古斯特·倍倍尔》,《列宁全集》第19卷第292页。
    (22)马克思:《一八五八年的爱尔福特精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462页。
    (23)(27)(28)(29)列宁:《世界政治的转变》,《列宁全集》第23卷第274、269、272、276页。
    (24)列宁:《革命的第一个胜利》,《列宁全集》第9卷第415页。
    (25)《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9页。
    (26)列宁:《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列宁全集》第23卷第245页。
    (31)列宁:《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列宁全集》第23卷第199页。
    (33)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50页。
    (35)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向1867年洛桑代表大会报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618-619页。
    (3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