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与沙皇俄国(3)
女皇政府继续制定使法国军事力量服务于俄国政治目的的计划。1789年7月28日,副宰相奥斯杰尔曼给俄国驻法大使西摩林的通知中还说:女皇陛下“以急切和关怀的心情等待着法国内政时来运转,使它得以顺利地处理对外关系”(31)。西摩林执行本国政府的指示,积极参与巴黎的政治斗争,如刺探法国的情报,拉拢制宪会议的右派代表人物(塔列兰、米拉波等),暗地给国王通风报信等,干尽了特务间谍的勾当,妄图阻止法国革命车轮的前进。但是,法国群众革命运动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国王昔日的权势一去不能复返,而诱使法国参加俄奥同盟的希望也愈益渺茫。望着这“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景,心急如焚的西摩林在1790年感叹道:“只有上帝才能预测,法国何时才能在欧洲列强中重新占有自己的地位”(32)。保皇不成,助其逃走。1791年6月, 路易十六和王后拿着西摩林向法国外交部为一位俄国上校寡妻申请补发的护照出逃。这次出逃以国王的失败和被囚而告终。从此,沙俄蓄意恶化同法国的关系:侨居法国的俄罗斯人奉命立即回国; 俄国驻巴黎大使西摩林卷了铺盖;禁止俄国人系巴黎领带;将伏尔泰的半身像束之高阁。女皇还“建议信奉新教的列强都皈依希腊宗教,以防止非宗教的、不道德的、无政府主义的、卑鄙的、恶魔般的瘟疫,它是上帝和皇权的敌人。”她对格林说:“我认为,只要夺取法国两、三个小城镇,其余一切就会不攻自破,……用两万哥萨克骑兵来打通施特拉斯堡到巴黎的道路只嫌是太多了……”(33)。 沙皇俄国对法国反革命势力的支持和勾结逐日加强。女皇政府敞开俄国大门,让从法国逃出的王亲贵族在俄国居留和肆意进行反革命活动,并慷慨地赐予这些逃入俄国的王党分子以恩俸、官殿和领地。在欧洲各国君主中,叶卡特林娜二世第一个承认设在德法边境科布伦茨城由法国王党分子组成的流亡政府,并不时送来金钱和物资,而且任命鲁勉采夫将军为自己的全权代表,专门讨论一切问题;反革命流亡政府把复辟希望寄托在欧洲各国君主、特别是叶卡林娜二世身上,并委任埃斯捷尔根伯爵为常驻彼得堡的外交代表。 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的消息传来后,女皇“忧伤成疾,卧床不起”,断头台的铡刀好象落在了她的脖子上。宫廷建筑物上披上了黑纱,满朝大臣个个垂头丧气。女皇歇斯底里的大发作,在她口中,拉斐特成了“傻瓜大帝”,巴黎是“匪巢”,革命者是“恶棍”,“甚至连法国人这个名词都应当消灭掉”。对她来说,法国的首都已不是巴黎,而是流亡者司令部的所在地科布伦茨。她决定:废除不久前同法国签订的贸易条约,断绝同法国的外交关系,禁止法国船只停靠俄国港口,将法新任驻俄大使热内作为不受欢迎的人赶回法国。她发布敕令,让所有侨居俄国的法国人在一份誓词上签字,否则立即逐出国境。誓词措词严厉:“本签署人向万能的上帝并以神圣的耶稣教义发誓,我从事实上和心愿上都从未支持过今日在法国信奉的大逆不道、蛊惑人心的各项原则,因此认为在法国成立的政府是篡权,是违法的,处死虔诚的基督教信徒路易十六国王是一种无耻的强盗行为……”(34)。 叶卡特林娜二世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对法国革命愤愤不平和耿耿于怀。她最担心的是法国自由主义思潮会蔓延到俄国来。她念念不忘侵略扩张和对抗革命。“假如我能活到二百岁,欧洲全部就会落到俄罗斯统治之下”(35);“如果在欧洲发生革命,就会出现另外一个成吉思汗或帖木儿来制服它”(36)。这个侵略成性、与革命誓不两立的大淫妇就是在这些梦呓中结束她的一生的。 (三) 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大分化、大改组。恩格斯指出:“从这个时候起,欧洲大陆上实际只存在两种势力,一种是俄国和专制,一种是革命和民主”(37)。在半个多世纪中,这两种国际势力的斗争构成了欧洲外交史的主要内容。 如前所述,自巴黎人民奋起造反之日起,“贵族的女皇”叶卡特林娜二世就对革命的法国深恶痛绝,对革命“瘟疫”的传播焦虑不安。可是,由于当时俄国同土耳其和瑞典的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路易十六尚在王位,俄国又不直接与法国毗邻,所以女皇政府尚未提出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问题。但从1791年起,随着法国革命的步步深入和俄国对外战争的结束,用武装干涉扼杀法国革命以恢复旧制度的问题迅速被女皇政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叶卡特林娜二世虽有镇压革命的强烈愿望,但自己并不想出一兵一卒,而指望假借别人之手来达到此目的。她的政策的出发点不是用自己的武装力量对法国进行反革命武装干涉,而是诱使欧洲其他国家同法国作战。这样,一则可以把战争的费用放到直接出兵的国家身上,二则可以把他们的力量从干涉波兰、土耳其事务中转移出来,从而使俄国随意地在黑海、波兰和瑞典扩张自己的势力。总之,在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勾当中,“沙俄极力想扮演一个武装干涉挑动者和反革命同盟组织者的角色”(38),唆使别国火中取栗,自己则乘机混水摸鱼。 德意志境内的普鲁士和奥地利长期以来互争雄长,本是怨家对头。但九十年代后为抵制法国革命的巨大影响而在反革命的基础上开始联合起来。1791年8月27日,普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与奥皇利奥波德二世在庇尔尼茨堡共同发表宣言,声明他们要采取联合军事行动帮助波旁王室恢复权力,并要求立即恢复德意志公侯在革命中被夺去的土地和特权(39)。叶卡特林娜二世闻讯立即写信表示支持,同时又感到宣言的内容不够明确具体。她在给格林的信中说:“如你所说,庇尔尼茨堡宣言所规定的条件既无力量,又无意义,我要尽一切可能来鼓励他们从事这一事业”(40)。不久,她就向两位君主提出了迅速出兵的建议。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