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史记·周本纪》正义引,第123页。 (49)《史记·陈杞世家》,第1575页。 (50)参见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年,第152-154页。 (51)参见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第19页。 (52)这里所论说宗姬巴国,指其王室及其后代,不包括巴国其他族类的统治者各阶层和被统治者。 (53)《史记·周本纪》索隐引,第147页。 (54)徐中舒:《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四川大学学报》1958年第3、4期合刊。 (55)参见段渝:《“古荆为巴说”考辨》,《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56)参见尹盛平:《西周的弓鱼国与太伯、仲雍奔荆蛮》,《陕西省文博考古科研成果汇报会论文选集》(西安),第134、154页。 (57)《左传》襄公四年,第1931页。 (58)参见段渝:《试论宗姬巴国与廪君蛮夷的关系》,《四川历史研究文集》,第19-35页。 (59)《春秋公羊传》昭公十二年何注及徐疏皆谓鲜虞与晋同姓,是知其为姬姓。(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2320页) (60)参见段渝:《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66-70页;《巴文化与巴楚文化简说》,《楚俗研究》第3集,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418-428页。 (61)段渝:《略论巴、蜀与楚的文化交流关系》,《长江文化论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30-239页。 (62)《华阳国志·巴志》,第28页。 (63)夏鼐:《关于考古文化命名的问题》,《考古》1959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