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1918年春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计划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余伟民 参加讨论

十月革命的胜利,把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伟大理想变成了直接实践的课题,这一实践的真正开端是在1918年春。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结束了革命时期“纯粹政治活动的阶段”,①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获得喘息时机后,得以着手筹划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从1918年3月至5月,列宁以主要精力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这些想法以后被统称为“1918年春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计划”(以下简称“1918年春计划”)。对于这一计划的研究,是我们总结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方面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讨论苏俄“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同时,对于1918年春计划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但尚未形成专题性争鸣。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这一计划本身的角度,对它的内容、实质及其与“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关系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918年春计划的内容散见于列宁当时的多篇文稿中(包括文章、讲稿和当时未发表的提纲、准备材料等等),由于这些文稿是列宁围绕着同一个中心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所以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在实质上是浑然一体的。用“计划”概念来统称这些文稿中表达的基本思想,正是为了突出其整体性。也因此,我们的研究不是以列宁当时的某一篇著作为对象,而是以1918年春计划的整体为对象。②
    作为一个整体,1918年春计划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取得和平建设条件的新形势下,列宁号召全党进行工作重心的转移,并明确提出,组织好对国民经济(首先是大工业)的管理是首要任务。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有决定意义的事情,就是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上建立最严格的全民统计和监督。……如果不做到这一点,便绝对谈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第二个同样重大的物质条件,即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就要保证大工业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改变我们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重心。迄今以前,居首要地位的是采取措施直接剥夺剥夺者。现在居首要地位的,是在资本家已被剥夺的那些企业和其余一切企业中组织计算和监督”。③可见列宁在提出工作重心转移问题时,不仅指出了这一转移的必要性,也不仅一般地号召从政治战线转向经济战线,而且明确地提出了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就是要解决好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有着直接关系的大工业的科学管理问题(即严格的统计和监督)。而其中,“最主要的东西是旨在组织好经济中(主要在工业范围内)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成分”。④可以认为,这是1918年春计划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包含在这一计划范畴之内的所有文章和讲演,其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论题而展开的。
    第二,列宁根据对俄国现实经济结构的分析,指出了在完成经济建设首要任务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列宁认为,在俄国的具体条件下,要实现对大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科学管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为当时的俄国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小农国家”,在并存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占优势的……是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⑤由此,列宁敏感地意识到,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只占人口的少数,而且文化素质较差,因此要马上直接依靠工人对所夺取的工厂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另一方面由于小资产阶级众多,其自发势力既对抗着社会主义改造,又腐蚀着无产阶级的肌体,因此威胁着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巩固和发展。列宁强调说:“主要的斗争正是在这方面开展着”。⑥
    为了克服困难,赢得斗争的胜利,列宁主要提出了两项重大措施。其一,适当放慢工业国有化的速度,以“消化”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为进一步的全面国有化准备条件。列宁指出:由于“我们组织的对产品生产与分配的全国统计和监督的工作大大落后于我们直接剥夺剥夺者的工作”,所以,“为了保障今后的进攻能取得胜利,应当马上‘停止’一下进攻”。⑦暂停的目的是为了让工人获得学习的时间,以掌握管理企业的知识和经验。其二,吸收资产阶级专家参加企业管理,学习国家资本主义的先进管理方式。列宁认为这一措施对于迅速提高工人的管理水平和战胜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并阐述了在1918年春那样的形势下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含义,指出:“在目前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这就意味着实行资本家阶级曾经实行的统计与监督”。⑧这种“利用”必须付出代价。即要在一定时期内按资产阶级的方式向资产阶级专家支付高额薪金,赎买他们的管理知识。列宁在指出这样做的必要性时说:“为了‘领教’是值得破费的,因为这对工人有好处”,“这是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训练工人实际管理大型企业、组织大生产和最大规模的分配的唯一的道路”。⑨可见,当时尚没有把国家资本主义看作大工业与小生产的中间环节,更没有把国家资本主义与商业、市场联系起来,当时提出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仅仅是立足于组织好对大工业的管理,这是我们在研究1918年春计划时必须注意的。
    第三,列宁也初步表达了对农业问题和工农关系问题的看法。1918年春计划中很少论及农业问题(例如,《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对农业问题一字未提),只是在列宁为党的“七大”起草的党纲草案和在“七大”的报告中对此有所论述,虽然比较简略,但反映了列宁当时在农业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在谈到对农民的政策时,列宁指出,第一步是实现土地国有化,接着是实现土地使用的社会化,“以便稳步地过渡到共耕制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农业”。⑩他强调:“我们将从占优势的小经济的观点合理地来分配土地。同时我们偏重于公社和大规模的劳动组合”。(11)在谈到工农之间的经济联系时,列宁主张进行直接的产品交换,他提出:“起初是国家对‘贸易’实行垄断,然后以……苏维埃政权领导下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分配来完全彻底地代替‘贸易’。”(12)可见,列宁当时是从大工业在无产阶级支配下能够完全左右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来谈论农业和工农关系问题的,因此他对组织农民、改造小生产的前景比较乐观,而且预言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将较快地消亡。也因此,他认为农业的改造可以在解决大工业管理的基础上得到解决,是一个从属性的问题,所以在经济建设计划中不占主要地位。
    从1918年春计划的基本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贯串其中的基本思想是:由于大工业的改造和复兴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出发点,所以组织好对大工业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来保证这一任务的完成,使之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造和发展,战胜小生产的自发势力,为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提供物质条件,最终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