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系统论方法对十九世纪后半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再探讨(7)
⑩卡尔·莱尔默:《德国产业革命时期生产力史的研究》,1979年柏林德文版第50页。 (11)海宁:《1800-1914年德国的工业化》,1973年德文版第151页。 (12)同⑩,第39页。 (13)乌尔姆:《1848-1948年德国的经济与社会》,1975年德文版第59页。 (14)艾伦斯:《1850-1914年大陆欧洲的经济发展》,哈佛大学1977年英文版第26页。 (15)表中数字据⑤中有关数字计算。 (16)《资本论》第1卷第505页。 (17)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6页。 (18)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92页。 (19)西门子:《西门子自传》,商务印书馆民国36年版,第28-32页。 (20)康拉德:《近代科技史话》,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年版,第93、230-237页。 (21)张庭焕:《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342、372页。 (22)哈巴库克、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1965年英文版,第6卷第569页。 (23)卡伯利:《教育史》,1920年英文版,第583、602、644页。 (24)《技术史》,牛津1965年英文版,第5卷第787页。 (25)同(22),第567页。 (26)克拉潘:《1815-1914年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1945年英文版第247页。 (27)见《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2期。 (28)汉德森:《德国简史》,1917年英文版第531页。 (29)《列宁全集》第27卷第147-149页。 (30)哈勒尔:《德国史纲》,商务印书馆民国24年版第340页。 (31)费希特:《菲希德告德意志国民书》序言,中国空军出版社民国27年版。 (32)《列宁选集》第2卷第511页。 (33)海宁:《1800-1914年德国的工业化》,1973年德文版第264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2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2页。 (36)《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 (37)《列宁选集》第2卷第712页。 (38)转引自曾近义:《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见《华南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 (39)卡伯利:《教育史》,1920年英文版,第378页。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3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