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加拿大省内部的政治危机直接促成了联合的实现。在联邦运动中,加拿大省始终起着主导的、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它在各省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同时,省内的政治危机也是关键的因素。1841年,根据英国议会通过的联合法案,上、下加拿大实行了合并,成立新的加拿大联合省。实践表明,这是一次失败的联合。新省的建立未能解决英裔与法裔的矛盾,更未能实现期望中的英裔同化法裔的目的。相反,合并更加深了原有的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矛盾。由于联合法案规定了原上、下加拿大在新省的议会中享有平等数量的议席,这就造成了两个地区各自为政的局面。东部主要是法裔加拿大人的独立王国,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法律、宗教、土地制度、教育制度和传统的生活习惯。狭隘的民族感情由于惧怕被同化而变得更加强烈。他们控制着东加拿大,并在省议会中握有与西部相抗衡的势力。西部则是英裔加拿大人的天下。联合之初,英裔人口少于法裔。1841年东加拿大人口697,000人,西加拿大455,000人。十年之后,英裔人口超过了法裔。1851年东加拿大人口890,000人,西加拿大952,000人。①随着人口比例的变化, 西加拿大提出议会应按人口数量分配席位,东加拿大则坚决反对。加拿大省实际是一个松散的东部与西部、英裔与法裔的联合体。政府实行“双重制”,掌权的是两个总理,各自控制着东部和西部,省府每四年在魁北克和多伦多之间进行轮换,任何重要的议案必须经东西两部分的多数,即双重多数通过方能成立。政府被戏谑为“Drinking majority”,因为两部分的力量是如此势均力敌,以至政府的支持者,即使是几个人在议会开会时前往休息室饮酒或喝咖啡,政府就有可能因一票或数票之差而被对方击败垮台。所以,长期以来加拿大省始终没有实邵真正的统一,频繁的人事更迭使政府实际上处于瘫痪状态,形成了在现有情况下难以克服的政治危机。六十年代以后,政局的混乱与日俱增。1861--1864年举行了两次大选,更换了三届政府。1864年6月14日,保守党政府下台后,竟连续两周处于无政府混乱状态。很明显,加拿大省的政局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在现有联合形式下要想打破僵局,已是无望之举,必须寻求新的出路。出路何在呢?显然,取消联合再回到原来的分离状况既不可取,也无可能。因为,1841年的联合虽然在政治上造成了危机,却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舞台。摆脱危机的上策只能是寻求一种新的联合形式,一种更大范围的联合--从两省的联合到全殖民地的联合,建立统一的联邦国家。这样,既可避免走回头路,又能解决加拿大省的政治僵局。这就是联邦之路。 (二) 六十年代中期,殖民地各省实现联合的条件已经成熟,联邦运动走向高潮。首先打开联邦之路的是加拿大省自由党领袖乔治·布朗(西加拿大)和保守党领袖约翰·麦克唐纳(东加拿大)。1864年7月,以他们为首,两党达成协议, 组成以谋求建立统一的联邦国家为主要目标的联合政府。第一步计划是争取实现殖民地各省的大联合,如果大联合计划失败则进行小联合,即由东西加拿大成立一个联邦政府,各自再建立一个地方政府,管理地方事务。他们着手采取各种步骤推动联邦运动。 与此同时,沿海各省也在酝酿联合计划,并准备召开一次会议就沿海各省的联合方式交换意见。加拿大省得知消息后,便抓住这有利时机要求参加拟议中的会议。沿海各省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1864年9月1日,殖民地各省协商联合的首次会议在爱德华岛首府夏洛特敦召开。会上加拿大省的主要政治领导人麦克唐纳、卡蒂埃、布朗、高尔特相继作了发言,介绍了关于大联合的设想并与沿海各省领导人交换了意见。伴随正式会议的还有大小宴会、舞会、香槟酒……,气氛热烈,洋溢着初次接触的激动情绪。与会代表在夏洛特敦结束会谈后,又前往新斯科舍省首府哈利法克斯、新不伦瑞克首府弗雷德里克顿等地进行友好访问并继续交换意见。夏洛特教会议没有达成具体协定。但是,沿海各省放弃了原来的小联合打算,各省基本上接受了加拿大省的大联合计划,并一致同意立即召开魁北克会议,就联合的细则进行协商。 1864年10月10日,各省协商联合的第二次会议在魁北克召开。来自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爱德华岛、纽芬兰、加拿大省的代表聚集在俯瞰圣·劳伦斯河的魁北克议会大厦为未来的联邦国家规划蓝图。 魁北克会议中,麦克唐纳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是会议的组织者和主要决议的起草者。在他的领导下,经过两周紧张的工作,最后完成了七十二条决议案,即魁北克决议。这个决议就是1867年英属北美法案的草案。所以,魁北克会议是建立联邦国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奠定了联邦的基础。参加会议的代表在加拿大历史上被尊称为“联邦之父”。 魁北克会议结束后,各省开始审议魁北克决议,并作出是否加入联邦的决定。加拿大省议会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于1865年春接受了决议,同意参加联邦。其它各省则遇到了程度不同的障碍。新斯科舍省以约瑟夫·豪为首的反联邦派进行了强烈的抵制,以至总理查尔斯·塔珀不得不暂缓将魁北克决议提交议会讨论。新不伦瑞克省以总理伦纳德·蒂利为首的联邦派在新的选举中失败,新上台的政府反对加入联邦。纽芬兰和爱德华岛出自本身利益考虑拒绝加入联邦。为此,联邦运动在迈出了成功的几步之后又暂时受阻。 在这关键时刻,英国政府的态度起了重要作用。最初,英国政府对联邦运动持冷淡态度,担心它会削弱殖民地与帝国的纽带。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英国态度逐渐发生变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英国急于摆脱对殖民地承担的防务责任。美国内战期间,英国在殖民地的防务负担日益加重,大量的军费开支引起了国内的普遍不满;其二,与殖民地铁路建设有关的英国财界不断向政府施加影响。英国政府确信,一个统一的联邦政府将会迅速接替英国承担起防务责任,从而减少帝国的海外开支;联邦政府还会修筑横贯大陆的铁路,迅速占领西部,从而使半个北美大陆成为英帝国有利的投资场所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因此,六十年代中期,英国政府转而积极地促成联邦的实现。英国殖民当局更换了新斯科舍的总督,并要求他施加影响,支持联邦运动。新不伦瑞克总督也接到同样的指示,致使两省局面迅速改观:新斯科舍省议会决定加入联邦;新不伦瑞克以蒂利为首的联邦派又重新执政。这样,建立联邦的最后障碍便消除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