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陈晓律 参加讨论

(27)霍布斯鲍姆:《1780年以来的民族与民族主义》(E. Hobsbawm,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10页。
    (28)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31—832页。
    (29)斯皮克曼:《世界政治中的美国策略》,纽约哈考特公司1942年版,第18页。转引自爱·麦·佰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80页。其他相关的类似政治学说,还可参阅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约翰·阿格纽、斯图尔特·科布里奇《掌握空间:霸权、领土和国际政治经济》(John Agnew and Stuart Corbridge, Mastering Space: Hegemony, Territory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劳特里奇出版社1995年版。
    (30)孟萨拉特·吉尔伯:《民族的身份》(Montserrat Guibernau, The Identity of Nations),英国政治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31)安东尼·斯密斯:《民族主义与现代主义》(Anthony D. Smith, 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劳特里奇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32)安东尼·斯密斯:《民族主义与现代主义》,第1页。
    (33)欧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E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34)汉斯-鲁道夫·威克编撰:《重新思考民族主义与种族》(Hans-Rudolf Wicker, ed., Rethinking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牛津国际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35)凯多尔:《民族主义》(Elie Kedourie, Nationalism),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1961年版,第1、15—18页。
    (36)菲利克斯·格罗斯著,王建娥、魏强译:《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22页。
    (37)有关联合国会员数的演变趋势如下: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创始会员国有51个;20世纪60—70年代殖民地独立运动高潮时会员国数量激增,仅1960年就有17个新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从而使会员数上升至99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导致会员国数量再次激增,尤其是1992年独联体国家加入联合国更使会员国数达179个;截至2011年时,联合国会员国总数已达193个。值得注意的是,除殖民地独立和苏东剧变等因素外,部分国家的地区分离主义也是联合国会员数增长的重要原因,始于1992年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即“南联邦”)解体和2011年南苏丹通过公投从苏丹独立皆属第三类情况。资料来源:联合国官方网站中文版,http://www.un.org/zh/members/index.shtml。
    (38)一些学者认为,甚至直到今天,英法等国的民族主义与所谓的“迟发展者”(late developers)国家的民族主义,如德国和意大利,以及后来加入欧洲民族国家俱乐部的波兰、俄罗斯等,依然有着显著的区别,其根源在于这些国家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参见布莱恩·詹肯斯等编《当代欧洲的民族与认同》(Brian Jenkins and Spyros A. Sofos, eds., Nation &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Europe),劳特里奇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286页。
    (39)查尔斯·泰勒:《多元文化政策与“政治承认”》(Charles Taylor,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40)基思·罗宾斯:《大不列颠:不列颠的体系与观念》(Keith Robbins, Great Britain: Identified, Institutions and the Idea of Britishness),朗曼出版社1998年版,第341页。
    (41)周晓明:《欧盟国际人格的演进》,《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第3期。
    (42)陆军:《欧洲202战略:解读与启示》,《欧洲研究》2011年第1期。
    (43)凯廷:《多元国家民主:后主权时代无国家的民族》(Michael Keating, Plurinational Democracy, Stateless Nations in a Post-sovereignty Era),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44)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等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2年版,第826页。
    (45)安东尼·吉登斯著,郭忠华编:《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2页。
    (46)赵晨:《中美欧全球治理观比较研究初探》,《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第3期。
    (47)米切尔·凯廷等:《少数民族主义与变化中的国际秩序》(Michael keating and John McGrry, eds., Minority Nationalism and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Order),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48)谢立中、孙立平主编:《20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15页。
    (49)K.沙尔玛:《政治现代化与政治发展》,谢立中、孙立平主编:《20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第457页。
    (50)张骥、武树霞:《民族自决权、新干涉主义和国家主权》,《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1)任东来:《政治世界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274页。
    (52)亚当·库柏、杰西卡·库柏:《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509页。
    (53)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欧洲研究》2012年第2期。
    (54)《美国是阿拉伯之春的背后推手》,《光明日报》2013年1月10日。
    (55)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115页。
    (56)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80页。
    (57)鲍桑葵著,汪淑钧译:《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01页。
    (58)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欧洲研究》2012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