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评马丁•路德的经济思想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刘兴仕 参加讨论

马丁·路德是德国十六世纪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是在西方社会发展中具有划时代影响的历史人物。他的著述空前丰厚、流传甚广;其内容有时人最为关注的宗教、政治、文化教育问题,也涉及到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的经济问题。由于其见解难能可贵,所以得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赞誉,马克思称他是“德国最早的国民经济学家。”①然而我们对路德的经济思想研究不够,有关这方面的专文似乎极少看见,本文试就此进行初步探讨,以为抛砖引玉,恳望史界同仁不吝赐教。
    
    恩格斯曾经指出: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到十六世纪,人类经过了一次“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②马丁·路德即是给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时代巨人之一,他的知识渊博以及热情和能力表现在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他在经济学上独到的见解最能表现不受资产阶级局限的特点。
    我们知道,路德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纯补的农民。由于他的故乡一度盛行“幼子继承权”的风俗,作为长子的父亲刚刚成家就携同母亲离开原籍图林根的摩拉山村,迁徙到艾斯勒本去开荒种地,自谋出路了。路德在那里出生不满一年,全家又移居到曼斯菲尔德,并且由世代业农而改为开矿作工。他家的那段飘零窘困的生活,给路德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后来回忆道:“父亲是个贫穷的矿工,母亲为了养活我们这些孩子,经常背负木柴。……我的父亲为维持我在艾尔福特高级学校里读书。曾汗流浃背,不遗余力地辛苦工作。”③只是在双亲克勤克俭的精心治理下,他家逐步由租借领主的熔铁炉、到自办小型企业、购买石屋,才站稳了脚跟。路德家境的变迁不是由商业资本使然,因此他本人的阶级立场并不归属于原始积累时的商业资产阶级,而倾向于自耕农和部分白手起家的工业资产阶级。他们除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以外,也受到商人和高利贷资本的欺诈。
    十五、十六世纪的德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城市及靠近交通要道一带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相当活跃。经济殷富的德意志不堪忍受罗马教会的政治压榨,从而酿成了欧洲历史上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的第一场革命。然而德国新兴的资产阶级有着不同于西欧其他国家的特点,其冒险商人的海外活动缺乏强大的王权的保护,而富商巨贾一般又与教俗封建诸侯有着密切的勾结,工业资产阶级尚十分幼弱,且与前者存在着矛盾。当地理大发现、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以后,英、法、西、葡等国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加土专制王权的支持,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明显加快。相形之下,这些国家通过海外掠夺而拥有的金银量越来越超过德国,特别是英国同时进行圈地运动,发展羊毛生产,迅速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国家。这样,反映早期资产阶级重商主义的理论就不可能由德国的马丁·路德凭空创造出来。
    路德的经济思想带有特定的时代性和地方性的特点。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初始阶段,资产阶级是与下层人民群众同在一条线上并肩作战的,他们还顾不上公开提出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相悖的理论。对于路德来说,虽然他在生平后期为维护中等阶级即资产阶级的利益,力主温和的社会改良,反对农民过激的革命运动,但在德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的经济思想和理论却不属于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生意经。他在揭露教会财产富有、生活奢侈以及罗马教廷对德国人民尽情搜刮、没落的封建骑士拦路行劫、危害社会秩序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批判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者对社会财富的掠夺。
    马克思指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理论的解放对德国也有特别实际的意义。德国的革命的过去就是理论性的,这就是宗教改革。”④作为宗教改革的理论家,马丁·路德的经济理论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首先,路德明确地论证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政治权力与财产占有的关系。他以批判的态度指出:教廷的富有来源于政治上的特权地位,而商业资本家的骤富,必然要求主宰世界的权力。他说:“高利贷者和贪财之徒都想竭尽全力使整个世界毁灭于饥渴贫困之中,从而使他能够独占一切,人们都把他奉为上帝,去领受他的恩赐,永远成为他的奴隶。”⑤他认为:高利贷资本为了自己的发展,它毫不吝惜小市民、农民、骑士,甚至国君的破产;为了吃掉整个世界,它宁愿以牺牲所有等级的物质利益作为代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整段地援引路德的话,讲他十分恰当并且“很清楚地说明了统治欲是致富欲的一个要素”。从而得出结论: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对社会财富世界的征服,它在扩大被剥削的人身物质的数量的同时,也扩大了资本家直接和间接的统治。”⑥
    其次,路德在批判高利贷和奸商为发财而不择手段的时候,提出了货币的不同职能、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垄断”等政治经济学概念和述语的最初原型。
    路德有句名言:“你使我两头受损失:这里我不能支付、那里我不能购买。”马克思分析了这句话以后认为,路德已经“着重指出了货币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差别。”⑦马克思同时还称赞道:在这个问题上,路德比十九世纪法国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蒲鲁东等辈“高明”,因为“他已经知道,牟利与贷放或购买的形式无关,”⑧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着高利盘剥。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