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马丁•路德的经济思想(4)
可见,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沿革,也经历了类似天主教向基督新教的转化过程。但是,由于私有观念的阶级偏见,“时代每前进一步,政治经济学也保持在该时代的水平上,诡辩术也必须提高一步”,因此所谓新教的经济学不过是“一门完整的发财致富的科学”而已。如果说“重商主义的学说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一种纯朴的旧教的坦率精神,它丝毫不隐满商业的不道德本质”,那么,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新教的伪善代替了旧教的坦率”,“距离我们时代越近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越不老实”。(31) 可以认为,十六世纪前期马丁·路德的经济思想不仅难属于资产阶级“经济新教”的范畴,而且他对风行一时的重商主义亦持批判态度,因此笔者认为称他为批判的政治经济学的先驱比较恰当。其理由如下: 第一、当时历史赋于路德的主要使命是反对罗马教皇的黑暗统治和剥削,保证德意志的民族解放和振兴,他同时反对一切剥削现象。其经济主张带有一定的空想社会主义成份,但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因而与空想共产主义也有差异。 例如:他强调“贪财是万恶之源”,认为“应该把经济生活建立在爱人如己的原则上”;要求“人人都当工作”,而且“工作仅仅为着养生、济助他人,而非为致富”;他主张唯有劳动才是获利的正当手段,“闲惰的修道士和托钵僧也为他所不容”。(32) 第二、路德曾以朴素的重农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反对商业扩张和掠夺。为防止国家的资财外流;他建议限制外贸,而不主张重商主义,甚至希望“消灭一切商业”。他说:“若德意志不用英国的布匹,英国不会有那么多黄金;若我们不用葡萄牙的香料,葡王也不会有那么多黄金。”(33) 他还向行政当局建议,以商业立法的形式阻止自由竞争,以“保存同业公会”的方式,取缔垄断。(34)他的这种批判明显带有保守的色彩;忽视了供求的客观规律,有复兴封建的行会制度和美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嫌。因为当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正在冲决封建制度的束缚,向前发展,如果顺应经济规律,当然不应人为地限制遏止它,而应保护鼓励它。但是,路德经济思想的这种历史局限性,不足以抹杀他对资本剥削实质的批判的革命进步性。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从生息资本和商业资本这两个洪水期前的形式去认识资本”,(35)也就很不简单了。 第三,路德的思想虽浸透着宗教意识,但他在斗争过程中同时也表现出了摆脱宗教神学干挠的初步尝试和努力。他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却不得不以一个布道者的身份维持当时的社会秩序,以至建议镇压农民起义;他企图转变人与人之间的日益对立的阶级关系,而又只能依靠新教诸侯进行极有限的社会改良;他是以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又不可能提出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种种矛盾、苦恼和挫折,特别是违背他的意愿出现了与农民、手工业者等劳动群众的隔阂和对立,使他曾不止一次地对自己宣称笃信的上帝发出怀疑的设问:“难道唯您是最聪最智者和主宰世界的全能者吗?如果您把众生引上了歧途,引到了永久的地狱,如果您本身也是错误的,那又该怎么办呢?”(36) 综上所述,路德的经济思想带有一定的空想社会主义性质,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以前,就批判重商主义、试图揭露资本剥削的本质。而且,他也提出了一些近代经济学粗糙的概念。马丁·路德应属于批判的政治经济学的先驱者之一,堪为德国十六世纪的民族经济学家。他是在伟大的历史变革时代,产生的巨人之一,只有在剧烈的社会变动和复杂的阶级矛盾的形势下,才造就了他在社会科学许多方面的成就,也只有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这位宗教改革家才会对上帝的主宰发生怀疑、对世俗社会诸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45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5页。 ③摩尔·塞维利:《路德的世界》,美国《民族地理杂志》,1983年,10月号,英文版,第429-431页。《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论世界史及资料》(中古部分),第234-23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⑤⑥转引自《资本论》,第1卷,第650页。 ⑦《政治经济学批判》,《马恩全集》,第13卷。第131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