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西班牙亚洲式的君主专制(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郑如霖 参加讨论

综上所述,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前期,西班牙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在历史上是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特别是为西班牙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优越条件,使其成为西欧各国原始资本积累因素上的前茅,为西班牙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极好的时机。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1520年卡斯提起义被镇压,城市的自由被取消,等级议会制日趋衰落。从查理第一(1516-1555),特别是菲力普第二(1556-1598)建立起反动统治后,“西班牙的君主专制同欧洲的一般君主专制只有纯粹表面上的相似,其实,它应该列入亚洲的政体。西班牙和土耳其一样,仍旧是一堆共有一个挂名君主的治理不善的共和国。”⑨
    从十六世纪中叶起,西班牙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迅速地、普遍地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了摧残。
    就农业上来说,西班牙的土地本来是十分丰饶和肥沃的,⑩农产品也丰富而多样。但这时的粮食不但不能供应本国手工业生产部门的需要,而且还不足维持农民生活上的消费。农民流落各地,成为乞丐的情况,比比皆是。农业生产急剧地走向衰落的原因大致有四:其一是西班牙的专制君主对被战争破坏掉的水利灌溉系统并没有及时加以维修或重建。在这里水利工程是保护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根本。(11)其二是君主保护具有最狭隘利益的贵族特权,使西班牙的封建土地牢固地掌握在他们手中,以致农奴制在许多地区巩固了它的地位。其三是以封建大贵族利益为主的“养羊团”(或称“麦斯塔”)严重地破坏农业生产。英国的养羊业是控制在中小地主或具有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手中,养羊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因素在封建母胎中的成长,推动了农村产品投入商品交换的行列,瓦解了封建庄园的自然经济的统治,加速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但西班牙的养羊业是完全操纵在僧俗封建主贵族的手中,在十六世纪中,参加这种养羊团的是以朝廷显要人物和大封建主以及寺院僧侣骑士团为主。他们从国王手中取得了很多的封建特权;可以任意使用牧场和水源,羊群可以在全国各地流动放牧,凡是羊群经过的地方,不得种植任何东西,耕地也不得用篱笆圈围起来。违者科以重罪。这样,在将近七、八百万头羊的践踏下,西班牙的农业被彻底摧毁了。其四是封建专制君主政府主观地严格限制国内粮食的价格和流通办法。国王菲力普第二统治时期曾对国内粮食等价格进行强制性的规定。(12)这样,一方面使谷物价格上升幅度与日用工商业的涨价比例相差一大半,迫使农民走向破产;另方面由于对本国主要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价格定得过低,促使走私风气盛行,阻碍了西班牙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在各种不同的历史时代中,价格的相互关系不仅各不相同,而且完全相反。整个中世纪中,农产品比工业品便宜;近代,两者之间的情形倒过来了。”(13)而西班牙的专制君主却反其道而行之,农业安得不迅速走向衰落的道路!农业经济的衰落,必然会延缓工商业的发展进程了。
    再就工商业经济来看,十六世纪下半叶,在纺织业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呢绒纺织业几乎全部停顿下来,全国呢绒的产量竟缩减到原有的五分之一。(14)如以西班牙全国呢绒工业的巨大中心地塞维尔为例,在十六世纪廿年代末到五十年代中,这里拥有近16,000余家纺织作坊,工人总数达130,000名左右,织机多达16,000多部。(15)这种呢绒工业的发展,和英国一样具有民族工业的性质。但此时,仅仅剩下300-400部毛丝织机了。(16)又如在丝绸业生产中心托勒多城内,在十六世纪中期,有着3,000家生产丝织品的作坊,从事生产的工人就达30,000名。 这种丝织工业的蓬勃发展是英国所望尘莫及的。但到十六世纪下半叶,从整个丝绸供求的数量上,则仅有原先供应的1/10了。(17)其他部门的制造业也同样地趋于衰落。 如鄂多瓦的皮革制造业,托勒多的武器制造业及安达鲁尼亚一带的制糖业等,都是一落千丈。而这时商业部门的情景更是十分凄凉。从十六世纪后期到十七世纪中叶,西班牙不仅国内市场凋敝,而且批发贸易的5/6落入外国商人手中,其殖民地贸易9/10被外国商人所占有了。(18)西班牙这种工商业凋敝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五:其一是随着农业经济的衰落和农村状况的恶化,手工业的原料严重不足,手工业产品的市场日益缩小。其二是专制君主从充裕本身的国库起见,实行重税政策,摧残自己的民族工业的幼苗。其中尤以“阿尔卡巴拉”赋税制度最为残酷而有害。这种税制虽早已有之,但到十六世纪中叶,却规定从国外输入谷物可以免税,而卡斯提等地的农民反而必须交纳收入10%的谷物税。尤有甚者,还规定把商品由一处搬到另一处,也要征收价值10%的交易税。在整个十六世纪,阿尔卡巴拉是随着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而增加的,它的幽灵经常地追逐着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乃至手工工场主,使其走向破产。如从1537-1584年的短短四十七年中,阿尔卡巴拉就增达四倍多,(19)甚至在卡斯提地区,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中叶赋税额就增达六倍多。(20)这是所有欧洲各国罕见的现象。在1564年时,国会便开始大声疾呼,并认为这种沉重赋税制度将毁灭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国会指出:“当一千个杜卡特金币的收入要付出三百个杜卡特金币的捐税时,怎么能够继续当商人或手工业者呢?这样继续干下去,只要三年之内就足以使资本破产”。事实上,十六世纪末叶,这个王国的臣民因缴纳赋税而丧失掉所出卖商品价值的40-60%左右。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本国出产的商品的价格,使它不可能和国际市场的商品进行竞争,本国的手工业者、商人、手工工场主和农民就丧失掉继续发展工商业经济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幼苗从而遭到扼杀。其三是由于西班牙工商业中的商品成本昂贵,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因为西班牙国内的原料既短缺又昂贵,市场上劳动力比起英、法更加高昂。致使西班牙所生产的工业品较法国要贵四倍多。(21)比英国就要贵得更多了。其四是欧洲“价格革命”给西班牙以进一步的打击。随着美洲、非州和亚洲殖民地的黄金和白银象潮水一般地流向欧洲,遂产生了欧洲历史上的“价格革命”。在欧洲各国中,物价上涨的幅度是极不平衡的。在西班牙本土的物价涨得最早、最猛,而英、荷、法、德等国则较晚、较慢些。因而对前者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打击较大。(22)其五是君主专制政府从封建大贵族的狭隘利益出发,将重要的工业原料出口,以增加税收,充实国库收入,给本国工商业以致命的打击。如在十六世纪中叶以后,西班牙羊毛的产量虽然急剧地增加,但本国的呢绒工业部门反而缺乏原料的供应。这是由于政府从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中叶所颁布限制羊毛出口诏令迭遭大贵族的破坏成为具文,出口额反而剧增。如在1512年出口的羊毛仅五万公担,到1610年则增加到十八万公担。这种美利奴优质羊毛曾经充斥在佛兰德尔地区,经过辗转加工之后,可以获得较原价高出一至二倍的厚利,并转向西班牙本土及其殖民地倾销。这就进一步扼杀了西班牙的呢绒工业。与此相反,英国的君主专制政府则坚决禁止羊毛出口,以保证本国民族工业的充分发展,并为它寻找广大的销路和开辟海外新市场。(23)又如1537年国会指责西班牙政府将铁矿石加紧地运往法国,以致国内很多生产单位无铁可用,必须花费很多周折,才能得到铜和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