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伊斯兰教信徒的通称。阿拉伯文原意为“顺服者”,即顺服安拉旨意的人。《古兰经》第三章第八十四节载:“我们是唯独顺服他(安拉)的。” ②指草原游牧部落,阿拉伯文原意为“沙漠之子”。 ③“古来氏”一词的阿拉伯文原意为“聚敛财富”。 ④以上参见伯纳·路易:《历史上的阿拉伯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7—28页。 ⑤阿拉伯文原意为“立方体的房屋”。伊斯兰教兴起前,为多神教徒敬神献祭的中心;630年,穆罕默德将其改作清真寺,成为穆斯林朝拜中心。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33页。 ⑦参见西·内·费希尔:《中东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9页;昂里·马塞:《伊斯兰教简史》,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页;伯纳·路易:《历史上的阿拉伯人》,第40页;希提:《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6页。 ⑧“哈尼夫”一词的意思是“真诚者”。 ⑨见希提:《阿拉伯通史》,第140页。 ⑩《古兰经》(6:165;16:7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括号内第一数字代表章,第二数字代表节。 (11)见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5页。 (12)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