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7页。 ②⑤(12)(25)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第454、451、453、450页。 ③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1884年6月26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六卷,第169页。 ④波梁斯基:《外国经济史》(封建主义时代),三联书店,1958年,第314页。 ⑥马克思:《道德化的批评与批评化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340页。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786页。 ⑧同上,第789页。 ⑨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1892年4月20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9页。 ⑩同①,第58页。 (1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第900页。 (13)施脱克马尔:《十六世纪英国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43、44、46页。 (14)刘祚昌:《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英国农村的剖析》,《文史哲》,1954年,第二期。 (15)巴尔格、拉甫罗夫斯基:《论十七世纪上半期英国新贵族和自耕农的社会本质》,《史学译丛》1956年,第四期。 (16)转引自马克斯·比尔:《英国社会主义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27页。 (17)从土地购买量来看,1625—1634年间在英国出卖土地的总额值234437镑,而新贵族仅133人就购买了一半以上的土地1561—1640年间国王领土地减少3/4。大封建贵族的土地减少一半以上,而新贵族的土地在同一时期却增加了1/5。(同(14)) (18)列宁:《皮尔姆省工业调查》,《列宁全集》第二卷,第378页。 (19)波梁斯基:《外国经济史》(资本主义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第43页。 (20)列宁:《卡尔·马克思》,《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44页。 (21)吴于廑:《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作用》,《历史教学》1956年第四期。 (2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822页。 (2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第371—372页。 (24)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40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