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国内各主要民族有着极其强烈的宗教情绪。自从十三世纪穆斯林在次大陆建立王朝以后,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成为宗教领域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又成为印度中世纪几百年来长期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后来西方殖民者也正是利用这一矛盾。采取“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才得以长期统治和掠夺这块辽阔、富饶的土地,并最终导致印巴分治的局面。直至今日,它仍然是造成次大陆政局动蕩的根源之一。 阿克巴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宗教的偏见,不顾穆斯林贵族的激烈反对,大胆采取“普遍宽容”的宗教政策,从而缓和了宗教、阶级、民族三方面的矛盾,说明他的确是一个有魄力的君王。马克思在《印度史编年稿》中着重阐述了印度历史中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团结合作的事例,在谈到阿克巴时,马克思以赞许的口吻写道,“他本人对于宗教不存成见,因此采取宽容态度。……他还废除过去一切印度教徒必须一律向伊斯兰教政府缴纳的Jizya即人头税”(18),马克思是从加强印度的民族团结,以摆脱外族,尤其是英国人枷锁这一观点出发,来评价印度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这也应当是我们评价阿克巴宗教改革的主要依据。 印度历史的另一个特点是政治上的分裂性。马克思在把印度同封建主义的意大利作对比时曾这样说过:“印度斯坦……在政治结构方面是同样地四分五裂。意大利常常由征服者用宝剑强迫把不同的民族集团合拢在一起,印度斯坦的情况也完全一样:在它不处于穆斯林、莫臥儿或不列顚人的压迫之下的那些时期,它就分解成象它的城市甚至村庄那样多的各自独立和互相敌对的国家。”(19)阿克巴为了实现中央集权主义,统一了全国的政治、军事、赋税、度量衡等方面的制度,又为同一宗旨借助王权推行宗教改革。虽未达到宗教联合的目的,却造成了不同教派和平相处的局面。这是次大陆能在阿克巴即位之后保持一个半世纪统一、稳定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阿克巴在上述两个方面是有其历史功绩的。 诚然,阿克巴是一个封建统治者,他推行改革的最终目的,毕竟是为了巩固其封建王朝的统治,而这一统治又是以对广大穆斯林、印度教人民群众实行阶级压迫作为其基础的,所以他不可能从“仁慈”与“宽容”的动机出发,赐于印度教徒与其他非穆斯林下层人民以恩惠。但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应当是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客观作用。历史不是由个人创造的。但个人在历史上不是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的。阿克巴顺应历史的需要,为促进两大宗教社会的团结作出了尝试,我们对此应给予肯定的评价。 注释: ①参见R. C.马宗达《高级印度史》,第三版,第450-453页。 ②赖达斯是“巴克提”创始者罗摩难陀的弟子,鞋匠出身。 ③《阿克巴本纪》第Ⅱ卷,第88页,1867年加尔各答出版。 ④K. A.安东诺娃:《阿克巴时代莫卧儿印度的社会关系与政治制度概要》,第246页,1952年莫斯科出版。 ⑤埃利奥特与道森:《印度本国历史学家所说的印度历史》(穆罕默德时期)第77页,1953年加尔各答出版。 ⑥巴道尼第Ⅲ卷,第91-92页,1864年加尔各答出版。 ⑦转引自K. A. 安东诺娃前引书第251页。 ⑧《阿克巴本记》第Ⅱ卷,第25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