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高尔基与布哈林鲜为人知的友谊(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外国问题研究》 张达明 参加讨论

原定在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做诗歌报告的是乌希耶维奇。开会前不久,高尔基突然提出以布哈林代替乌希耶维奇。斯大林勉强同意了。格隆斯基事后才得知此事。他后来回忆说:“我当时卧病在床,收到了他们报告稿的小册子。我当即打电话问斯大林,怎么会这样,会有这样的报告?斯大林愠怒地回答说:‘是高尔基硬要这么做的,他坚持!’不久后我在《消息报》社楼梯上碰到布哈林,我对他说:“你怎么能写这样的报告?人家说你是鼓吹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家,现在你又引导作家去当颓废派。你不应该去做报告!’听到这些话,布哈林紧张得脸抽搐起来。”但在高尔基的坚持下,1934年8月,布哈林还是在大会上做了题为《诗歌、 诗学和苏联诗歌创作的任务》的报告。报告再次强调对艺术不要作强制性的指示,主张艺术要“富于感染力和丰富多彩”,“包含人类全部感情—爱、幸福、恐惧、苦恼、愤怒等等,人类全部的期望和激情”,认为“艺术只能从多样化和质中产生,从广泛的自由竞争中产生。”这些观点是完全符合列宁思想,也符合联共(布)前此公布的《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和《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两个决议精神的,并不新鲜。但布哈林精于理论,善于表达,他把这些问题说得生动透澈,在当时极左思潮还很严重的形势下,人们听来格外解渴。如果说这个报告有什么新奇之处,那是他提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创作方法已经过时,被视为颓废派的帕斯捷尔纳克才是苏联最佳诗人。这个报告,赢得了会场多数人的热烈掌声,却也惹得一部分人暴跳如雷。布哈林在成功的喜悦之后,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他对友人说,代表大会那阵暴风雨般的掌声,无异于对他宣判死刑。
    确实如此。这从斯大林与高尔基的关系变化可以见出。在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和高尔基写了那些信件之后,斯大林对高尔基疏远了。除了有一次在高尔基家中会见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并共进晚餐外,斯大林不再到高尔基家中去了,甚至不接高尔基打去的电话。更有甚者,1935年初,《真理报》还发表了几篇公开攻击高尔基的文章。在这种情况下,布哈林还是常到高尔基家去。罗曼罗兰亲眼看见他们两人像孩子似的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罗曼罗兰在回忆录里写道:“在高尔基家,与布哈林共进早餐。他年轻、快活、爱笑;跟高尔基打打闹闹,高尔基很快就求饶了,埋怨布哈林打得太重。”罗曼罗兰也喜欢布哈林,说他“头脑灵活,思维敏锐,朝气蓬勃,眼光远大,周身燃烧着不灭的天真和青春火焰,使你不可能不喜欢他。在高层次政治家中,他是精神境界最高和最有文化修养的。我在他身上看不见一点凡夫俗子的痕迹,也看不到一点虚荣浮薄的习气。他是一个长着水晶般大公无私心灵的人。”这些看法,是罗曼罗兰在高尔基影响下形成的,实际上也是高尔基的看法。
    高尔基于1936年6月18日病逝。布哈林失去了挚友和保护人。 他在报上发表的悼文称高尔基是“智慧的歌手、巨人、卓越的艺术家、文化和劳动的圣徒、革命剧变严酷时代的伟大启蒙家、俄罗斯文学沉没的太阳。”次年,布哈林与李可夫等人一起被捕。强加在他们头上的除“布哈林、托洛茨基间谍、暗害者和卖国贼”这样的罪名外,还有“参予毒死高尔基及其子”这样荒谬的罪名。罗曼罗兰在法国闻讯,赶紧给斯大林写了一封求情的信,信中说:“布哈林这样的人的智慧,是国家的财富。为了苏联科学的利益,也为了理论思想的发展,他应该活下去……我在我们共同的朋友高尔基家里多次遇到布哈林,他们之间有着最亲密的友谊。如果这段回忆能救布哈林一命,那么,我就以高尔基的名字求您发发慈悲。”
    然而高尔基的名字并救不了布哈林,他于1938年3月被枪决。
    俄罗斯报刊发表有关高尔基的新资料时,往往说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过去从不认识的高尔基。确实如此,高尔基生平经历十分丰富,他在复杂的历史时代有着复杂的经历,进行了大量复杂的工作。过去对他的研究受到限制,人们所知有限。据说高尔基档案还有许多资料没有研究、没有披露,高尔基在国外托人保管的一个档案箱还不知下落。将来,随着新的资料的公布,我们还会进一步了解高尔基。但是,无论还有多少新的资料,高尔基作为一位作家,他的主要力量在于他的作品以及那些作品曾经起过的伟大作用。高尔基留在历史上的形象永远是一只海燕,一头雄鹰,一颗火炬般燃烧的心。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而前面谈到的这些我们新近知道的事实,告诉我们,高尔基始终是高尔基,虽然有时做些错事,但永远是那么赤诚勇敢、热情纯真、博大开阔;他在苏联历史、苏联文学史上做的贡献,远远不止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这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