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白澳政策”述评(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 张天 叶洵钊 参加讨论

再次,白种人(主要是不列颠人)移民移入澳大利亚后,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建国后应对当地的土著黑人采取怀柔政策和兼收并蓄的方针,把白人文化和土著黑人文化迅速地融为一体,形成向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相反,他们却采取了种族主义的扼杀政策,从而使澳大利亚延缓了向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进程。
    以广义的文化而言,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必须更多地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充实并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变成富强而高度文明的国家,这已为各国的历史发展所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国家的文化都不是一元文化,而是多元文化。就以英国文化而言,它起码是伊比利亚文化、克尔特人文化、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威尔士文化、爱尔兰文化与诺曼人文化的融合体。后来不列颠人正是因为为借助了这个融合产物,才建立起高度文明的大英帝国。至于说在大英帝国期间又吸收过多少种异族文化以丰富自己,那就无法统计了。中华文化也是多种文化的融合体,这是尽人皆知的历史事实。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体,才使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建立过高度文明的大帝国。再以今天文化高度发达的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而论,无一不是多元文化的国家。
    用多元文化的理论来衡量“白澳政策”,它显然是错误的,是种族主义的,是悖历史潮流的。它使澳大利亚延缓了向多元化国家发展达半个世纪之久。当人们认识到这一历史事实后,它必然会被抛进历史的垃圾箱里。
    既然“白澳政策”对澳大利亚的发展带来了如此严重的后果,是误国之策,为什么那时的澳国政治家及政府首脑确定它为基本国策,并长期推行呢?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它起源于白人移民殖民地。19世纪30年代前为白人罪犯殖民地。此后主要为白人移民殖民地,历史上称为白人“公民殖民地”。白种人自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工业革命以来,才踏上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创造了先进的文化。到了近代已居世界领先地位。恰在此时,在欧洲逐渐滋生出一种“白种人优秀”的种族主义思潮。随着欧洲资产阶级向外扩张,这种种族主义思潮也逐步形成了一种利用它来侵略、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理论,并用这种理论来毒化白种人民的思想,使种族主义的理论又随着白人移民而移植于澳大利亚这块纯洁的土地上。所以,我们看到在1901年以前,“白澳政策”的思想、观念就已存在并根深蒂固了。
    “白澳政策”作为一种思潮的产物,早在19世纪40年代在新南威尔士殖民区就已显露出它的端倪。那时,新南威尔士农牧业得到了发展,极感劳动力缺乏,因而从印度移入了一批苦力(28)。这时在白人中有人认为把有色人种引进澳洲大陆后,很可能会和白种人通婚,将势必造成白人血统混杂;同时也会降低白人的生活水平。这种观点随着有色人种的不断移入而加深加剧,从而形成了澳大利亚种族主义的偏见。
    19世纪50年代,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殖民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淘金热”。大批华人经印尼进入澳大利亚淘金,多时达四万人以上(29)。华人的大批涌入,给种族主义者提供了借口,因而在本世纪50-60年代,曾多次发生排华暴行(30)。排华暴行的发生,表明了种族主义偏见日益加深。
    从1863年起,在昆士兰的甘蔗种植业中,开始广泛使用喀纳喀(Kanaks)劳动力。到1904年达六万人。他们是由那些绑架黑人为奴的人贩子(Blackbirders)从太平洋岛屿掳掠而来的。据后人考证:他们原系当今瓦努阿图群岛上的居民(31)。从人种上说属美拉尼西亚人。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辛劳动,才奠定了昆士兰制糖业的基础。在推行“白澳政策”时,澳大利亚当局曾三令五申地驱赶他们。
    有色人种劳工的增多,使种族主义者的种族偏见进一步加深。表现在将这种偏见上升为系统化和理论化。其理论主要有四点:第一、认为由于有色人种进入澳大利亚,导致澳大利亚成为一个多种族的国家,这样会导致种族矛盾与种族斗争。第二、有色劳工的进入,会使白种工人就业机会减少,而有色劳工工资低,将导致白种工人的工资降低。第三、有色人种劳工,尤其来自太平洋诸岛上的黑人劳工,他们本身处于奴隶或半奴隶地位,他们的到来会加深或加剧这种阶级矛盾,会引起社会动乱。第四、有色劳工生活水平低,亦会导致白种劳工的生活水平降低。此外,还有一些宗教人士和白人人道主义者认为:引进有色劳工和贩卖黑人劳工是不仁道的,是人为地制造奴隶制。他们从种族主义立场出发,打着“正义”的旗号,纷纷写文章并著书立说强烈谴责引进有色人种移民。同时,上文提到,当时的澳大利亚工党和大部分白种工人亦受到了种族主义的毒害,他们构成了极力喧嚣和鼓吹种族主义歧视的最主要的社会势力。这可从当时《布里斯班工人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中看出。该报写道:“澳大利亚一定要避免有色人种的祸害,……不然的话,它就变成一个杂种的国家,因种族纷争而动乱不安,因工业竞争而摧残,贫民充斥,并为律师、银行家、商业冒险家和金融冒险家结成的派系所统治。”(32)当时影响很大的《新闻公报》也站在种族主义立场上,主张把澳大利亚变成“一个民族、一个政府、一个大陆”的国家(33)。所谓“一个民族”,即指白种人。可见,当时澳大利亚种族主义已发展到何种程度。
    在种族主义思潮泛滥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殖民区当局都制定了限制,以至禁止非欧洲移民移入澳大利亚的法律。不过那时各殖民地区各自为政,国家不统一、法律亦不统一。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建立了,要求有统一的法律,“白澳政策”便成了这种国家与法律统一的表现形式。由此可知,1901年确立“白澳政策”作为国策是有其历史演变的必然性。正如在本世纪70年代它的废除有其历史演变的必然性一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