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西方中世纪的推演理论(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哲》 吴东民 参加讨论

人类的思维具有某种一体性,就是说同一问题会被一再地加以研究,因此才会产生逻辑;但是,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此问题的解决也会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才会有逻辑史。蕴涵即是这样的问题之一。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已有不少蕴涵的思想,他把推理的前提和结论看成是一种蕴涵关系,通过探讨前提和结论的关系研究了蕴涵的性质。他的省略三段论前提和结论关系的思想成为中世纪推演理论的起点。麦加拉一斯多葛学派则开展了蕴涵的大讨论,对实质推演、严格蕴涵等一些基本的蕴涵关系进行了探讨。但由于思维水平及逻辑手段的局限,古代逻辑对蕴涵的研究并不充分。随着现代思维水平的提高以及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的健全,现代逻辑则在更高的基础上对蕴涵进行了最细致,充分的研究,提出了实质蕴涵、形式蕴涵、严格蕴涵、相干蕴涵等蕴涵形式,蕴涵成为现代逻辑的基础和核心。中世纪逻辑学家以推演理论这一独特形式对蕴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发(据威尼斯的保罗记载共有十种不同的理解),提出了形式推演(相当于形式蕴涵)、绝对实质推演(相当于严格蕴涵)和当下实质推演(相当于实质蕴涵)等形式,并以形式推演这一新的形式对词项逻辑和命题逻辑的一些有效推理形式进行了总结,把中世纪逻辑推向逻辑史的一个新高潮。因此他们对推演本质的阐述无论对中世纪逻辑理论的研究还是对现代蕴涵理论乃至整个现代逻辑的深刻理解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注释:
    ①威廉·涅尔和玛莎·涅尔:《逻辑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第356页。
    ②贝纳:《中世纪逻辑1250-1400发展概要》,曼彻斯特1952年英文版,第92页。
    ③⑥⑨(21)(24)参见波亨斯基:《形式逻辑史》,印第安纳1961年英文版,第189、199、191、191、192-193页。
    ④卢卡西维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页。
    ⑤阿赫曼诺夫:《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232页。
    ⑦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7-98页。
    ⑧亚里士多德:《工具论》,73b22-24,101b37-38,93b 1-10,93b36-94b 1。
    ⑩(19)(20)(23)参见穆迪:《中世纪逻辑的真值与推演》,阿姆斯特丹1953年英文版,第77、86、89、79页。
    (11)参看布洛蒂:《中世纪逻辑导论》,牛津1987年英文版,第4、5章。
    (12)(14)(17)罗素:《数理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6、153、149页。
    (13)(15)(16)(18)怀特海与罗素:《数学原理》,伦敦1921年英文版,第15、11、12、38页。
    (22)亚里士多德:《物理学》,337b30-338b 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