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世界近代上限新论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王占阳 参加讨论

世界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不平衡的。在世界历史上,总是个别地区领先进入新的时代,而后其它地区才进入这一时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常规,也是一条历史的规律。按照这一规律,欧洲领先进入近代,并不等于世界同时进入了近代;欧洲近代上限与世界近代上限之间,必然会有一个“时间差”。目前学术界关于世界近代上限的各种观点,均在时间上将世界近代上限与欧洲近代上限等同起来了,这就没有反映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可能正确地界定世界近代史的上限。笔者认为,欧洲近代史开始于15世纪下半叶(详见拙著:《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欧洲近代上限说》,《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世界近代史则开始于19世纪。 只有将这两种上限区分开,才能够真正地反映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
    1
    研究世界近代上限,首先必须确定“世界的近代上限”的概念。根据马克思的“时代分期法”①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认为,这一近代上限概念,至少应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规定,这就是:
    第一,世界近代上限,并不是世界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上限,而只是世界资本主义时代的上限。
    所谓近代,即是资本主义时代;而资本主义时代,也就是资本主义在总体上始终具有进步性的历史时代。按照马克思的“时代分期法”,科学的历史分期,最重要的是必须按照这种“历史进步时代”来划分历史时期,而不是按照社会形态来划分历史时期②。特别是在世界近代上限这种最基本的历史分期中,就更须使用这种时代分期法。否则,若以资本主义社会在世界范围的形成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说:及至本世纪中叶,世界近代史阶段仍未到来;因为,当时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而这种结论,显然是根本错误的。因此,世界近代上限,只能是世界资本主义时代的上限。
    进一步看,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代,有两个发展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期,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期。所谓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期,实际就是资本主义社会革命的历史时代;而这个社会革命,也就是从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全面变革的历史过程。由此可见,所谓资本主义时代的上限,实际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革命时代的上限。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以15世纪下半叶作为欧洲近代史的上限,其根据就是当时欧洲已经开始逐步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革命的历史时代。当然,世界近代史,是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情况下到来的。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不以世界大多数或全部落后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进入了自己的资本主义社会革命时代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因为,只有加上了这些已开始进入了自己的资本主义社会革命时代的落后国家和地区,世界上的大部分或全部的国家和地区才算进入了近代史阶段,进而,整个世界也才算进入了自己的近代史阶段。
    第二,世界近代上限是世界性的,而决不是区域性的。
    世界近代上限的世界性,意味着世界近代史阶段的到来,必须以世界上的大多数或全部国家和地区均已进入了近代史阶段为标志,而决不能以少数国家和地区领先进入了近代史阶段为标志。世界近代上限的世界性是现实的,而决不是虚幻的;如果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未进入自己的近代史阶段,那么,少数领先进入近代史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的重大事件,就不能成为世界近代史到来的标志。把世界近代上限的世界性虚幻化的典型做法,是把欧洲近代上限虚幻化为了世界近代上限。但是,一个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处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却决不可能是一个处于近代史阶段的世界。因此,我们研究世界近代上限,必须充分注意这一上限所固有的世界性;我们不仅应当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欧洲,尤其应当把这一目光投向整个世界。
    2
    15世纪下半叶,是欧洲从中世史到近代史的转变期。经过这一转变,到16世纪初,欧洲即已正式进入了近代史阶段。但是,在这之后,直到18世纪末,整个世界并未进入近代史阶段;这一时期,实际只是世界近代史阶段由以到来的准备期。这是因为:
    第一,在16世纪初,实际只是西欧进入了近代史阶段。作为东欧主体的俄罗斯,当时还处于封建农奴制的形成期,因而根本谈不到进入近代史阶段。至于世界其他各大洲,当然也都没有进入自己的近代史阶段。因而,世界近代史阶段,也就没有到来。
    16世纪初的这种局面,在整个16世纪内,始终未获根本的改变。因而,西欧在这一世纪内所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等重大事件,至少就当时来说,也就基本上只是西欧范围的事件,而不是世界范围的事件;因此,这些事件中的每一个,都不可能构成世界近代史的上限。
    第二,以1640年的英国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这既是对于马克思的一种误解也是缺乏世界性眼光的一种表现。诚然,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文中曾经说过:英法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③但是,他在这里并不是在作历史分期(否则,就不会同时提到法国革命),而只是在阐述英法革命的意义。他在这里所说的“整个世界”,实际指的也只是“整个欧洲”。因为,其一,他当然清楚,在1640年的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是几乎不存在什么进行资本主义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客观要求的;其二,他在这段话的开头部分,更已明确地指出:这两次革命“并不是英国的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④事实上,1640年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革命的历史时代,因而,世界近代史阶段也就没有到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