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而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着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就是在“冷战”后期苏联经济逐步衰落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土耳其国家主义计划经济在“二战”以后急剧衰落的部分原因。 2、忽视农业冻结国民消费,市场萎缩生产难以为续 与苏联相类似,土耳其在30-40年代的经济建设中也严重忽视了农业,尽管当时土耳其的农业产值远超过了工业产值,但同期政府对农业的投资仅为对工业投资的三分之一。(13)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政府还不断加征各种农业税,并用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进一步剥夺农民,使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工人阶级的境况也很悲惨,“1936年,一个以法西斯意大利的法律为模本的劳工法开始生效,这个劳工法严禁工人组织工会并宣布罢工为非法活动。”(14)同时,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工人们的工资却被不断降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施一种社会制度或经济制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实践的检验最终否定了国家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国家主义经济生产也就在达到顶峰后随即急剧走向崩溃。 3、对国家主义经济类型的反思 国家主义经济是基本适合工业粗放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经济类型。这种类型的经济曾深受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国家主义经济的实施促进了土耳其的工业化,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效率、效益以及对农业的忽视,国家主义经济也是一种由短期行为所支配的经济类型。此外,国家主义制度的推行曾一度使土耳其经济发展成为内向型经济并助长了土耳其“军队国家”倾向的发展。实施国家主义经济的正、反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不断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使之密切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本国的实际国情,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注释: ①彭树智:《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页。 ②⑨⑩(11)(12)海尔施来格:《当代土耳其经济》,伦敦,1983年版,第6,4,16,15,15页。 ③(13)贝希·柏本诺格鲁:《危机中的土耳其》,伦敦,1982年版,第21,47页。 ⑧杨兆钧:《土耳其现代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页。 ④安·菲·米列尔:《土耳其现代简明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76页。 ⑤伯纳德·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96页。 ⑦费因克和西尔门:《土耳其国家、社会》,伦敦,1990年版,第54页。 ⑨塔查:《土耳其》,纽约,1984年版,第101页。 (14)希克·特纳克:《转变中的土耳其》,纽约,1987年版,第3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