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马克垚 参加讨论

五、两点想法
    (一)一个社会如何过渡到资本主义,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运动。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指出某种单一原因作为其过渡的动因往往不能使人满意,而应做多种因素的分析。我们是社会发展的一元论者,但在具体分析社会的发展变化时,应分析其内部经济、政治、社会、以至意识形态诸结构的运动及相互影响,才能得出较准确的结论。
    (二)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过萌芽、发展、夭折,几多反复。最先发展起来的意大利的资本主义不久就夭折了,有希望发展的西班牙、葡萄牙的资本主义也中途衰落,僻处西北一隅的英国资本主义后来居上,得到发展,逐渐推动了其他地区。中国是一个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的萌芽需经过几多曲折反复,也是不足为怪的。
    中国资本主义在1840年以前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的来看比西欧落后,缓慢。但如何估计这个落后程度,还颇费思索。我认为,从工业革命开始,我们是大大落后了,但在此之前,只要不把西欧的发展视为铁板一块,一帆风顺,则也不宜夸大我们的停滞落后性。日本宫崎市定曾提出,中国宋代至明清,有如欧洲(应为法国)的旧制度时期(即法国革命前的专制王权时代)(54)。是否可以这样相比,值得考虑。
    我并不是说不要研究中国资本主义之未能迅速发展的原因。铁的事实是到鸦片战争我国也未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一直落后,直到现在我国仍和西方先进国家有不小差距。所以,这种研究,对于历史、理论、现实,都是有意义的。但我们在研究中,不能从反对西欧文明的独特性,进而走向过分强调中国文明的独特性。这一考虑不知是否正确,提出来请大家指正。
    注释:
    ①齐思和:《西欧进步史学家关于英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论战》,《北大史学论丛》1959年,《英美法日学者对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争论》,《哲学社会科学动态》1957年第4期。
    ②希尔顿主编《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R.H.Hilton ed.From Feudalism to Capitalism,伦敦1976年版,第116—117、54—55、124、96、167页。
    ③④⑤⑥希尔顿主编《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R.H.Hilton ed. From Feudalis m to Capitalism,伦敦1976年版,第116—117、54—55、124、96、167页。
    ⑦张云鹤:《西方关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新讨论》,《世界历史》1980年第6期。
    ⑧罗伯特·布伦纳:《前工业欧洲农村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发展》,《世界历史译丛》1980年第5期;布伦纳:《欧洲资本主义的农业根源》The Agrarian Roots of European Capitalism,《过去与现在》1982年11月号,第91—92页。
    ⑨克鲁特等:《农业阶级结构和经济发展》P.Croot & Parker, Agrarian Class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过去与现在》1978年2月号。
    ⑩布瓦:《反对新马尔萨斯主义的正统》,《世界历史译丛》1980年第5期。
    (11)如麦克法兰即以为英国农民中世纪时已有巩固的个人地产,较其他国家(包括法国)要早得多。见其著作《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A. MacFarlane, The Origin of English Individualism,牛津1979年版。
    (12)诺思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3)希尔顿:《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R.H.Hilton, The Transition from Feudalism to Capitalism,伦敦1985年版,第60页。
    (14)(15)诺思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第5、107页。
    (16)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0页。
    (17)参看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
    (18)伊懋可:《中国过去的模式》M.Elvin,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斯坦福1973年版。
    (19)伊懋可:《中国过去的模式》,第315—319页。
    (2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0—192页。
    (2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22)刘军:《韦伯资本主义起源理论评析》,《世界历史》1989年第3期,第113页;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第二章第三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633页。
    (24)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4—15页。
    (25)科恩主编《19世纪至20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96—299页。
    (26)琼斯:《欧洲的奇迹》E.L.Jones,The European Miracle,剑桥1981年版。
    (27)琼斯:《欧洲的奇迹》,第147页。
    (28)琼斯:《欧洲的奇迹》,第160—161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