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I. Wallerstein,The Modern World System,纽约1974年版。 (30)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38页。 (31)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42—45页;肖努:《中世纪晚期欧洲的扩张》P.Channu, European Expansion in the Late Middle Ages,阿姆斯特丹1979年版,第287—291页。 (32)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56—59页。 (33)希尔顿:《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第74页。 (34)参看沙宁编《农民和农民社会》T. Shanin ed. 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伦敦1987年版),麦克法兰:《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 希尔顿:《中世纪后期的英国农民》R.H.Hilton, The English Peasantry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牛津1975年版)等书中有关农民定义。 (35)徐建青:《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理论)简介》,《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36)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三编。 (37)黄宗智:《中国经济史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38)希尔顿:《封建主义的危机》,《世界历史译丛》1980年第5期。 (39)崔之元:《“商业化带来发展”的命题适用于英国吗?》,《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 (40)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277页。 (41)方行:《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资本主义萌芽》,《历史研究》1981年第4期;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399、679页。 (4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203页。 (43)克里特等:《工业化前的工业化》R. Kriedte et al. , Industrialization Before Industrialization,剑桥1981年版。 (44)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46页。 (45)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第3、4章。 (46)波拉尼等主编《早期帝国的贸易和市场》K.Rolanyi et al. , ed.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芝加哥1971年版。 (47)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第229页。 (48)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11—18页。 (49)希尔顿:《英国封建社会中的城市》,R.H.Hilton, Towns in English feudal Society,见其论文集《阶级冲突和封建主义危机》,Class Conflict and the Crisis of Feudalism,伦敦1985年版。 (50)杜比:《中古西方的农业经济和乡村生活》G.Duby, Rural Economy and Country Life in the Medieval West,伦敦1968年版,第152—156页。 (51)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第577页。 (5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3—537页。 (53)陈曦文:《英国都铎时代伦敦商人的财富和权力》,《世界历史》1993年第4期。 (54)《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