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阿富汗与古代东西方文化交往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彭树智 参加讨论

阿富汗在古代是东西方陆路交通上的枢纽地区。研究丝绸之路的学者正确地把阿富汗看作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①。它四面受着东西方各种文化的冲击。时而是游牧世界文明的火光,时而是波斯人伊朗文化的火炬,时而是希腊文化的阳光,时而是印度文化的星光,还夹杂有中国文化的余晖,这许多文化的光芒,都先后在阿富汗闪烁,并经过它不断打开古代闭塞之路。如果说历史交往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方式,位于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的阿富汗,由于民族迁移和帝国战争而成为各民族交往荟萃之地,其文化交往也呈现出异彩缤纷的诱人的图景。
    
    凡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出现。研究结果证实,阿富汗存在着石器时代的远古文化②。加兹尼省的达什基·纳乌尔发现有粗石器工具,确定为20—10万年以前的文化遗存③。此类文化遗迹还出现在阿富汗东北部的达拉伊·库尔遗址中④。那里出土的人头盖骨碎片及山羊崇拜标志的器物,为公元前60000—35000年的石器时代类型的文化遗存⑤。
    人类文化本是多元的,而不同民族的文化总要互相接触,发生交往是必然的。交往是文化的属性。远古的阿富汗,就存在着这种文化交往。在达拉伊·库尔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山羊崇拜文化现象,反映了它同克什米尔地区及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的密切联系。阿富汗最早的细石器地点距今10000年上下,出土于阿富汗中部地区,其特征为“没有发育几何形技术、雕刻器和琢背成分的细石叶”⑥。这种细石器和人们在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以及中国的新疆、西藏、青海所见到的相同。因此有人推断,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高原的细石器有某种联系,似乎在阿富汗具有两种细石器传统相结合的文化特征⑦,并证明了德日进在1939年提出的在新石器时代之始,北极圈邻近地区事实上存在着世界性联系性的假说⑧,而且用更多实物完善了这个假说。
    远古时期文化交往有明显的地域性。在阿富汗的坎大哈省发现的三个遗址(孟吉卡克、赛义德·卡拉和德赫·莫希拉·格洪达)都是土地肥沃、水量丰富的地区。这里出土的陶器图案装饰与邻近的俾路支和南伊朗早期文化有许多共同处。公元前4000年末至3000年间,南土库曼的农耕畜牧公社与阿富汗的联系当有所加强,这可能与同一些部落群体从那里向东南方向移动有关。例如在赛义德·卡拉居民遗址发现的女性小陶俑,与南土库曼遗址中陶俑的形态相同,在彩绘陶纹装饰上也十分相似。在孟吉卡克居民遗址的文物中⑨,发现了类似南土库曼和伊朗北部、东部的金属装饰风格。
    远古文化交往的地域性特点符合文化扩散的由近及远的规律。人们的历史交往总是从邻近地区接触开始,而文化往往就是这种接触的前哨。这主要是由于邻近地区发达文化的辐射影响所致,也与当地文化的扩散相联系,包括物质方面的原因。例如阿富汗发现的许多陶器形式和装饰画的主题,可以在印度哈拉巴文化资料中找到近似的现象。除了地区邻近、可以直接接触以外,阿富汗的铜矿和青金石,对印度河谷的哈拉巴文化中心的冶金业和制陶业的供应直接相关。尤其是蓝色的青金石,在古代东方被视为最宝贵、最有魅力的珍品,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半期就广泛输送到美索不达米亚,甚至于埃及。当然,这是借助于多层次的商路交换⑩。现在得到的确切资料,当时阿富汗与印度哈拉巴文明存在着直接的贸易和文化交往。1975年,法国考古学家在阿姆河岸发掘的肖图尔加居民遗址的下层,出土了典型的哈拉巴式陶器。虽然这只是勘探性发掘,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古代文化紧密联系的证据。肖图尔加遗址是哈拉巴文化要素在阿姆河沿岸影响的遗存。
    早期文化交往过程伴随着文明区的形成,这种文明区就是阿富汗早期农耕文化的出现。公元前2000年正当阿富汗南部农耕文化衰落之时,北部绿洲农耕文化形成为较高水平的文化。本世纪70年代苏联和阿富汗考古队在达夫列塔巴德和马扎里沙里夫之间发现了几十个农民和畜牧者的居民定居点遗址(11),他们定居在五六个绿洲地带,这里出土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文物。值得注意的是各种石制印章刻饰着美索不达米亚题材的双翼狮子,许多石刻雕像上也留有遥远的美索不达米亚艺术风格的明显印记。这些遗物经测定,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初,与美索不达米亚艺术时期相符(12)。这里的居民可能是从邻近地区迁移而来,促进了阿富汗北部东方型文明形成的积极过程。
    
    阿富汗与东西方文化交往的新时期,是公元前6世纪中期至公元前4世纪的古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时期。
    从人类历史交往角度看,阿契美尼德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图既统治东方又统治西方的帝国。它以军事和政权的力量把东西方紧密地联系起来。
    帝国的版图在居鲁士二世时期(约公元前559—公元前530年),已扩展到从地中海沿岸到印度河、从咸海到印度洋的广大地区;而在“王中之王”的大流士一世时期(约公元前522—公元前486年),帝国的统治进一步扩展到埃及和小亚细亚的希腊人城邦。
    阿富汗的许多地区,如巴克特里亚(大夏)、赫拉特、喀布尔、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等地,都归属阿契美尼德帝国,在这个跨越东西方帝国的统治之下,阿富汗成为许多民族更广泛交往的地区。这种广泛的交往和经常的接触,必然在这一时期文化交往中表现出来。
    研究中亚的学者斯塔维斯基说得完全正确:“既然成了阿契美尼德帝国的臣民,那么中亚各民族就不仅要和波斯人、米底人交往,而且也会和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以及小亚细亚的居民进行交往。也正是这时,中亚各民族与希腊人发生了最初的接触,不仅是作为敌人在战场上相逢,而且是作为难友——被阿契美尼德王朝驱使的建筑工匠和手艺人,乃至作为官吏和波斯军队的军人而与希腊人发生交往。”(1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