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越南抗美战争的战略演变(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南亚研究》 时殷弘 参加讨论

三初露端倪的“边打边谈”方针
    早在1961或1962年,北越就曾试探谈判解决越南冲突的可能性,据印度支那国际监督和监察委员会的波兰代表称,北越政府当时曾相信美国可能会同意按照老挝方式,即政治解决方式处理越南问题。(27)1964年6月和8月,范文同两次对美国的传信人、加拿大外交家布莱尔·西博恩表示,愿在建立南越联合政府和回到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原则下同美国谈判。(28)9月间, 北越对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撮合美越谈判的秘密尝试作了积极的呼应,提议先进行“直接的、秘密的和低层次的试探性会谈”。(29)某些研究者认为,与北方应当以何种方式和程度援助南方革命密切相关,劳动党中央内部在和谈时机与和谈条件问题上存在分歧。这是决定北越政府关于和谈的立场的一个因素。(30)另一个因素是中国和苏联的彼此对立的影响,北越政府对这两种影响的态度同它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外援有关。此外,北越的立场还取决于美国的态度和行为,这个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
    1965年3月底到4月初,约翰逊政府为了应付批评越战的国内外舆论,维持战争升级政策,首次作出和谈姿态,北越也进行微妙的和谈试探。3月22日,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发表了五点宣言,表示只有在美军撤出南越后才能谈判。但是,北越在广播和刊登这个宣言时做了若干改动,其中更重要的是暗示只要美国事先保证撤军,谈判便可开始。(31)4月13日,北越政府宣布关于解决越南问题的四点立场:(1)美国从南越撤军和停止对北越的轰炸;(2)严格遵守1954年日内瓦协议;(3)按照民族解放阵线的纲领解决南越内部事务;(4)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实现越南的和平统一。按照北越政府的正式解释,它们是“政治解决的基础”。只要美国承认它们为谈判“基础”,谈判即可开始。但是有一个重大保留,那就是谈判开始前美国必须无条件地停止对北越的轰炸。(32)北越的和谈试探没有得到美国的呼应。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乔治·邦迪和国务卿迪安·腊斯克等人当时都认为,鉴于战场形势不利,美国尚未具备为进行讨价还价所必须的足够的实力地位。他们还强调,现在表现出谈判意向只会致命地损害西贡政权的战争意志。(33)
    从1965年初夏起,美国政府曾数次实施暂停轰炸的策略,其间向北越提出预期无法接受的和平条件,以便用北越拒绝和平为口实争取国内外对战争升级的容忍或支持,北越方面虽然不拒绝在停炸期间同美方进行秘密接触,但都因轰炸的恢复而中止。
    1966年6月, 北越外交部长阮维桢在会见为促进和谈而访问河内的加拿大外交家切斯特·朗宁时明确表示,承认四点立场不是美越“对话”的先决条件,从而大致澄清了一个捉摸不定的重要问题。(34)随后,北越间接地进行了一次被称为“万寿菊”的主动的和谈试探。印度国际监委会中的波兰代表亚诺什·莱万多夫斯基通过意大利驻西贡大使洛奇发出信息:北越愿意在暂停轰炸的条件下,与民族解放阵线一起同美国讨论用“政治妥协”结束战争,莱万多夫斯基还说,北越希望对话能通过苏联秘密进行,以免引起中国的反对。然而,美方反应极冷淡,腊斯克认为,让民族解放阵线参加会谈会对南越政治产生致命的影响,而暂停轰炸很可能招致要求永久停炸的巨大压力。(35)6月底开始,美国进行新的空战升级,猛烈轰炸河内、海防地区的油库,这立即导致“万寿菊”的夭折。
    同年10月底,莱万多夫斯基就和谈问题重新同洛奇接触,由此开始了“万寿菊(2)”。当时,苏联正在鼓动北越谋求与美国妥协。另一方面, 据波兰和苏联官员对美国官员称,越南劳动党中央内一部分人也希望认真试探和谈的可能性。(36)莱万多夫斯基大致仿照美国立场,向洛奇提出可作为美越谈判基础的十点建议,说这是根据他和范文同的谈话拟订的。在这十点建议中,主要有两条新内容:(1)改变南越政治现状,以便照顾民族解放阵线的利益;(2)如果能促进和平解决,美国将先行停止轰炸,而无需北越同时在减少或停止“渗透”方面采取任何具体行动。莱万多夫斯基说,如果美国政府认为这十点建议符合其观点,美越两国驻波兰大使就可以在华沙举行秘密会晤。(37)但是,约翰逊及其幕僚对这一和谈试探大为怀疑。他们认为,上述第一条很可能被解释为民族解放阵线必须立即参加政府,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而第二条过于含糊,很可能是北越捞取单方面好处的圈套。因此,美国给莱万多克斯基的答复是同意在十点建议的基础上举行华沙会晤,但在某几点上美国将作出自己的解释,稍后,国务院指示驻波大使约翰·格罗诺斯基在未来的华沙会晤中提出一个两阶段建议:(1)美国先行停炸, 但需北越预先秘密保证在一段“适当时期”内停止对南越关键地区的“渗透”;(2)北越实施上述保证, 美国同时停止向南越增兵,然后开始正式和谈。(38)同先前的和谈试探一样,“万寿菊(2)”很快夭折。美机按照原定计划,从12月初起猛烈轰炸河内地区及河内市近郊,随后,波兰根据北越的要求停止同美方接触。(39)
    边打边谈方针已经初露端倪,但它的真正落实和展开尚待整个战争形势的重大变化。
    四春节攻势的后果和战争方式的改变
    1968年初,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在整个南越境内发动了以大中城市为主要目标的“春节攻势”。这场攻势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是抗美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于美国,这场攻势意味着战争升级政策的破产,导致了约翰逊政治生涯的终结和越战逐步降级的开始,对于越南劳动党,它标志着南方抗美战争方式的大转变,即从主要依靠越南南方人民积极参与的、传统的人民战争转变为与外交谈判相结合的、以北越人民军为主力的常规战争。
    劳动党中央决定发动春节攻势的最深刻的背景,在于美国的战争方式破坏了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劳动党迫切需要确定一个能在改变了的环境中把战争坚持到底的战略,在重重困难之中,似乎有一个有希望的方面,那就是敌占区的不稳定以及由此而来的城市武装起义的可能性,人民解放武装力量遭遇的困难越大,寄托于城市起义的希望也越大。
    更有希望的一个方面是美国国内形势。群众的反战运动正在发展,统治阶层和行政当局内部的分歧越来越严重,美国的战争意志正趋于瓦解。1968年的大选将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甚至可能迫使美国政府停止战争升级。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劳动党中央认为,只有发动对各大中城市的总攻,加上普遍起义的配合,才能造成最大的军事、政治和心理效果。它的最低限度目的,是刺激美国反战运动的发展,加强对美国政府的压力,使越南南方的抗美战争摆脱美国消耗战造成的危机,进入边打边谈的阶段。(4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