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洲食品传播及食品革命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 李融 参加讨论

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向美洲的新航线后产生的新旧大陆交流中,食品交流是一个极重要的方面。有的西方学者把对美洲食品的发现,称作“在发现新大陆中的发现”(Areiniegos.P.257),或“哥伦布最大的发现”,甚至把哥伦布比作“食品发现方面的牛顿”。(Sokolov,P.66—67)
    一、新大陆食品的传播及其特点
    美洲印第安人种植的食品作物多达300多种,现将其影响较大、 流传较广的品种分类记述如下。
    1、粮食作物
    A、玉米。学名玉蜀黍,亦名包谷、棒子、珍珠米等。它是美洲人的传统食品。据美洲考古发掘,约在7—8千年前,中南美一些印第安部落就开始种植玉米,并一直是玛雅人的主要作物和玛雅文化的物质基础。考古工作者在秘鲁发现了一座4千年前储藏玉米的仓库,由46个石结构的大型储藏室组成。(陈芝芸等《发展中的“新大陆”——拉丁美洲》第7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年)可见当时玉米种植已很多。他们把玉米和人一起奉若生命的代表,雕刻在玛雅纪念碑与帕伦克的金字塔上;玉米还被写入歌颂谷物守护女神西朗热的诗歌中。(Areiniegos,P.266)
    1492年哥伦布在美洲登陆后,11月5 日航行日记中写道:“在那里有一大片土地,种着一种植物,结的果实有点像小麦,人们称之为玉米。”玉米被带回西班牙,最初不被人重视。1530年,西印度群岛编年史家冈萨罗·费尔南德斯·德奥维多,在西班牙的私人庄园和马德里的修道院中,以及古城阿维拉就已看见过生长良好的玉米,但它仅是供奉于庭院中的珍稀植物。17—18世纪,玉米才在伊比利亚半岛推广开来,成为仅次于小麦的大宗作物,并传入其他欧洲国家。但整个欧洲数百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仍较小,且大部分玉米是被用作家畜家禽的饲料,只有少数贫困地区的人们才食用它。
    在欧洲,是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诸国的人们首先吃玉米,并且是欧洲迄今吃玉米最多的。他们采用了美洲的习惯,在早餐中放一点玉米,喝玉米粥;甜玉米和爆玉米花是人们爱吃的零食。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玉米种植面积猛增了4倍多,大大超过了原居世界之冠的美国。特别是前苏联,从1913至1963年的50年间,玉米播种面积扩大了16倍。这一切是由于玉米的高产、品质有了改进,同时也开发了玉米的多种新用途。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下,玉米产量要比其他谷物产量高出2至3倍,且在亚热带及温带均可种植。人们已发现,从降低胆固醇的观点看,玉米油居一切油脂的首位。独特的能保持水分的玉米糖浆,使之在很大程度上已取代了不具备这种特性的蔗糖,成为加工各种甜饮料和甜食的理想配料和调味品,其价格也比其他糖类低得多。(Weatherford,P.74)
    葡萄牙人把玉米带到非洲。早在16世纪,玉米就在西非栽培,以后迅速传到中非热带雨林地区。据17世纪荷兰人奥尔费特·达珀所见:在黄金海岸(今西非加纳),玉米已被大量种植,当地人掺小米或不掺小米吃;与此同时,刚果、安哥拉以及非洲一些内地也种玉米。它在这里落户早、传播快的原因,除了非洲大陆与中南美洲几乎处于同一纬度,某些地区气候土壤条件比较相似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哥伦布时代就开始了并日益扩大的奴隶贩卖。20世纪以后,玉米在非洲大部分地区种植,成为非洲人的重要食物之一,尤其是南部非洲各国。玉米是班图语系各族人的主要食物,他们的70%的作物区专种玉米,成为世界上玉米主要产区之一。(Crosby,P.187)
    在亚洲,玉米最早传入中国,而且传入的渠道也多。第一条渠道,是15世纪末由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从西亚沿着陆上的丝绸之路传入的;第二条渠道,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玉米在过去就从西方经蒙古南部传入中国,“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明代才种植渐广;第三条渠道,是16世纪葡萄牙人把玉米带往印度,然后经过印、缅等国传入中国云南,并初步种植成功,以后推广及贵州、四川;第四是海上渠道,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越过印度洋、中国南海,把玉米传入东南沿海的闽、浙、粤各省。因此,只有后两者才是原产于美洲的玉米。
    由于中国东南沿海居民偏爱稻米和甘薯,更重要的是缺乏耕地,所以到1700年玉米在该地区种植依然较少;相比之下,西南各省种植较多。18世纪,长江下游人口剧增,人满为患。数十万来自东南沿海地区的移民,发现玉米是开发长江内地丘陵和山区经济的一把钥匙。1800年,一度植被较好的长江中上游和汉水流域的丘陵和山区,几乎全部变成了玉米地。(Ping-Ti Ho,P.3)
    18世纪末19世纪初,玉米已成为云、贵、川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虽然填饱了这些贫困居民的肚子,但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片森林被毁,河道源流的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旱涝灾害频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