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战略决策与美国参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何大进 参加讨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德关系,发生了由缓和而紧张,直至最后破裂的变化,在我们研究促成这一变化的诸因素时,有一个至关重要但又往往容易忽视的问题,即德国统帅都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存在哪些决策性的失误?它对美国参战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透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914年8月4日,当欧洲各大国相继卷入战争的漩涡时,远离角逐之地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一个正式声明,表示美国将保持中立,直到战争结束。①两周后,他又要求他的同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②当然,美国人民、甚至威尔逊本人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这点是值得怀疑的。但是,美国政府力图保持中立,从而使美国置身于战争之外的政策却是事实。然而,随着战争的进展,美国的中立政策却出现了倾斜。造成这一倾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却是德国最高统帅部战略决策的失误。其表现在下列方面:
    其一是破坏比利时的中立和野蛮的作战手段。
    比利时的中立是得到1839年国际条约保证的,包括普鲁士在内的欧洲各大国都是该条约的签字国。1870年,俾斯麦又重申了这一保证。然而,在德军前参谋长史里芬制定德国两线作战的战略计划时,却得出了必须破坏比利时中立的结论。③这一战略计划显然是日耳曼民族优越论的产物,是由于过去在历次战争中轻易获胜所滋长的轻敌情绪的集中体现。且不说它在军事上的冒险性,从政治角度看,这种背信弃义行为有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德国统帅部似未认真考虑。
    德军在比利时的进军是以普鲁士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即:将恐怖作为克敌制胜,缩短战争的正当手段。这一手段曾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付诸实施,并使世界在惊叹其辉煌战果的同时为之瞠目结舌。在44年之后的比利时,德军又故伎重演。
    在侵入比利时的当天,德军就蓄意使用恐怖手段,枪杀平民,处死人质,焚毁村庄,焚烧房屋,军队所过之处,留下一片废墟。尤其令世界为之震惊的是,焚毁比利时文化古城卢万(现译“鲁汉”)。连续6天的枪杀、抢劫、焚烧,把整座城市,连同著称于世的大教堂和图书馆夷为平地,企图以此镇慑人心,迫使比利时屈服。德军参谋长毛奇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在比利时的进军肯定是残忍的,但我们是在为我们的生命而战,谁挡路,就必须自食其果”。④
    其二是实行无限制的潜艇战。
    由于英国对同盟国实行海上封锁,德国的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马恩河战役又使德国失去了速胜的一切机会。因此,德国企图通过无限制的潜艇战,粉碎英国的封锁,并迫使美国改变容忍英国封锁的政策。
    1915年2月4日,德国海军部宣布对英国诸岛实行潜艇封锁。在广阔的封锁区内,不论是交战国的,还是中立国的军舰和民用商船,都将不经警告就予以攻击,对船员和旅客的安全也不予保证。德国发言人解释说:“帝国政府采取这种非常手段,是为报复英国的食品封锁,如果英国放弃让妇女和儿童挨饿的运动,我们将放弃潜艇封锁”。⑤
    1915年3月28日,美国邮轮“法拉巴号”被德国潜艇击沉,一个美国人溺死。这是美国为潜艇封锁付出的首次代价。这一事件引起了美国政府内部关于如何维护中立权的辩论,但在外交上,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克制,然而5周后发生的事件,却使美国再也无法容忍了。
    1915年5月7日,英国大型豪华客轮“卢西塔尼亚号”在南爱尔兰海面被德国潜艇击沉,1198人丧生,其中有128名美国人。⑥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击沉商船事件,这一灾难在德国被视为一次辉煌的胜利。《科隆人民报》说:“我们以欢乐的自豪,注视着我国海军的这一最近功绩”。⑦
    焚毁城市,击沉商船,蓄意并直认不讳地对和平居民开战,对二十世纪的世界来说,这是骇人听闻的事件,但却被德国视为正当的手段和辉煌的胜利,并认为这是“挡路者”所必须承担的“后果”。
    那么,德国为此又承担了什么后果呢?
    首先,德国的背信弃义和野蛮的作战方式使美德关系开始恶化,而在政治上,使德国日益陷于被动和孤立。
    德军在比利时的进军,使世界各地发出了一片愤怒的声讨。各国报刊以大量的篇幅,登载了德军令人惊心动魄的暴行。许多社论把德国在比利时的进军称作是“匈奴人的进军”,是“对文明的背叛”。就连素有涵养的威尔逊总统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在他看来,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战争使世界倒退了300年, 德国的胜利将是野蛮的军国主义的胜利,那将使他永远无法实现其梦寐以求的国际道德标准。因而他悲哀地告诉英国驻美大使:“我珍爱的一切都陷于危殆之中”。⑧
    如果说,德国在比利时的进军只是刺激了美国人的感情;那么,无限制的潜艇战则直接危害了美国人的利益和生命,是对美国中立政策提出的严峻挑战。
    “美国妇孺惨遭杀害”,成为国内好战分子绝好的宣传材料,沙文主义情绪很快被煽动起来了,要求对德采取坚决行动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较有影响的人物,如:前总统罗斯福、塔夫脱、参议员洛奇、哈佛大学校长爱里奥特等人都公开主张对德作战。美国驻英大使裴治在1915年6月21日给威尔逊助手豪斯上校的信中说:不管看来这是多么奇怪,我所看到的唯一结论是:如果再次发生诸如“卢西塔尼亚号”之类的侮辱事件,它将迫使美国参战。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