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1937年底德国调停中日战争的利益所在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开学报(哲社版)》 李广起 参加讨论

1937年10月21日正当中日战争愈演愈烈之际,日本外相广田弘毅会见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示意德国居间调停日中冲突。狄克逊将此情况电告德国外交部后,德国政府立即表示接受日本政府关于调停日中战争的请求。此后便出现了1937年10月下旬至1938年1月中旬的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调停活动。然而,德国愿意出面调停的立场何在呢?
    一、日本的考虑
    日本政府制定的侵华方针本是“速战速决”。陆军大臣杉山元在给天皇的上奏中曾宣称:“中国事变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即可解决。”然而,“七七”以来交战两个多月,尽管日本仍不断增兵,但战争毫无结束的迹象,而且不断扩大。这就促使日本不得不改变战争初期不要第三国插手的作法,实行军事斗争与外交斗争相结合的方针。9月13日,日本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已指出:“10月中旬,将在上海方面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也许在稍晚些时,大概在同时,华北方面军将击败当面的敌人。这将是媾和的最好时机,失去这个时机就会变成长期战争。所以从现在起,需要在外交方面开展秘密活动。”①10月1日,在日本内阁四相制定的《中国事变处理要纲》中说:“当前的目标是期望这次事变在取得军事成果与适当的外交措施的配合下,尽快结束战争”;“军事行动的目标,在于使中国迅速丧失战斗意志”;“外交措施的目标,在于迅速促使中国反省,将中国诱导到我方所期待的范围内,对于中国及第三国,进行及时的谈判与工作”②。
    迄10月10日日军再陷石家庄后,日军已占领了河北、察哈尔、绥远三省、山西、山东两省也危急万分。日军沿津浦路继续南侵。“八一三”开辟的上海战场,中国守军已于9月中旬分别退守浏河镇、罗店西南、蕴藻浜、江湾、北站一线。9月30日,日军开始全线猛攻,中国守军左翼军又被迫于10月1日退向杨泾河西岸陈家行、蕴藻浜一线阵地。10月5日至8日,日军乃向蕴藻浜地区实施猛攻。10月7日,日军强渡蕴藻浜,向大场和南翔正面攻击。而且,日本大批援军陆续开至,上海局势日益危急。③日本政府认为,这种军事上的有利态势,是逼和中国政府的有利时机。
    出面调停的角色由谁扮演,这在日本也是经过仔细斟酌的。英美自中日战争爆发以来,虽一直采取“中立”、“不卷入”的绥靖方针,但它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在华利益,并不赞成日本的侵华战争。对此,日本政府看得非常清楚。日本一年前和德国订立的“反共产国际协定”是针对苏联的。因此,日本不想让英、美、苏三家插手此事。而德国是日本的反共盟国,有着共同的侵略野心,由它出面调停当然不会让日本吃亏。此外,德国也和中国有着良好关系,由它出面调停,中国政府也许容易接受。
    10月21日,广田弘毅对狄克逊正是这样说的:“假如有一个与中国友善的国家,如象德国和意大利,劝说南京政府觅取解决,日本也是欢迎的。”④收到狄克逊关于广田谈话内容的电报后的第二天,德国外交部即电令驻南京大使陶德曼,让其转告中国政府:“我们认为就目前来说,直接谈判比较有希望。如有机会,我们愿意从中联系。”⑤11月5日,陶德曼奉命将日本所提七项议和条件告诉了蒋介石。
    二、德国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两次大战间,德国对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贸易需求。1925年10月25日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在汉堡德国对华贸易公司东亚联合会宣布说,德国在远东“不搞强权政治”,“我们在东方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扩大我们的贸易和促进与东亚各国的精神关系。”⑥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保持这一政策的连续性,不断发展和中国的经济关系。
    从1933年起,德国加速扩军,大力发展军备工业,这样做的结果是给德国的经济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1935年底,德国就已经出现了外汇危机、原料危机和食品危机。到1936年3月,原料储备只敷两月之用,根本无外汇储备可言。⑦针对德国经济的艰难处境,经济部长沙赫特于1934年9月曾制定了一项“新计划”,原则是从那些接受德国货物的国家购买急需的原料。⑧而当时的中国是某些战略原料特别是钨的出口大国,且蒋介石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又渴望得到国外的新式武器装备。希特勒与蒋介石各有余缺,互有所求,遂结成了紧密的贸易伙伴。
    在德中经济关系上,除德国经济部外,德国国防部也积极插手。1934年德国国防部成立了“工业品贸易公司”,专门从事对华军火贸易。经过长期预备性会谈,德国方面由沙赫特和国防部长勃洛姆贝格于1936年4月8日在柏林草签了关于以战争物资换取对军备至关重要的原料的《德中货物互换合同》,沙赫特为此拨出1亿马克贷款,即所谓“中德信用借款合同”。该合同规定德国政府每年提供2000万马克的军火与有关设备,中国国民政府每年以1000万马克的钨砂与原料偿还。1936年夏,根据勃洛姆贝格的指示,冯赖兴瑙将军来华。7月25日,他在南京正式互换了“德中货物互换合同”。至此,中德经济关系达到顶峰。
    根据德国官方统计,1937年德国向中国出口额(不含伪满洲国和香港)为1.483亿马克,加上官方资料未予统计的战争器材出口8280万马克,1937年德国出口额为2.311亿马克,比景气的1929年还要高。同年,德国从中国的进口额高达9360万马克,创1930年以来最高水平。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