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伊斯兰文化对尼日利亚卡诺城市结构与经济的影响(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艾•弗里希曼 参加讨论

卡诺的许多区是以最早在那里居住和工作的工匠来命名的(例如,洛昆·马克拉-铁匠),或以定居在那里的部落群体来命名(例如,图丹·努法瓦--一个来自卡诺南部的部落,努佩人的高地)。其他的区是以他们原来的宗教或政治的奠基者来命名的(例如,宰塔瓦--一位穆斯林宗教领袖宰伊塔的追随者;图丹·瓦齐尔西--一位政治官员,瓦齐里的高地)。这样,卡诺旧城像其他穆斯林城市那样,被划成非常明确的街区。这些街区之间产生邻居关系的作用,使各种不同的新的外来者,与这个城市结成一体,并允许不同的群体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地区内。伊斯兰的惯例历经了过去的5个世纪,确实补充了以前伊斯兰传统习惯上的不足。虽然来到卡诺的许多群体信奉着其他的宗教,但到本世纪,终于人人都皈依了伊斯兰教;宗教区的差别,仅仅有如兄弟之间的差别。
    在中东,已影响绝大多数城市的一个因素,是它们的自然环境相似。干燥、夏天热,日夜温差大且风沙盛行,足以使城市建设者们,将注重减轻恶劣环境的因素作为主要任务。建筑实践的结果,形成了跨地区的高度统一。卡诺位于撒哈拉沙漠南部,气候炎热、干燥,风沙大,只有这个因素能够解释卡诺和伊斯兰城市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适应这种环境(如防热、防灰尘、防风)的一些措施是:坚实的总体结构、狭窄、弯曲的街道,很少的空地,以及住宅风格上,房门朝向庭院,筑有院墙。
    科斯特洛在他的著作《中东的城市化》中指出,前工业的伊斯兰城市是很稠密的,基本上径距不超过二三公里就有一个。“在凭内陆地区的富饶程度,来限定城市大小的情况下,其稠密状态,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城市的地区之间联系,受到步行或马车速度的限制。适合工作和居住的多功能建筑设施,会缓解城市交通。由于几乎没有什么车辆运输,街道布局显得狭窄而不规则;而且,除了清真寺,也没有什么广场和大的公共场地。许多相连的住户混为一体,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分格式建筑结构,这种结构又有机地自行消长着,它允许家庭独处,让人们能呼吸庭院中的新鲜空气。这种模式却普遍地带来了“穆斯林生活的一个无意中形成的事实:为了私人的利益连续不断地侵犯公共场地。”伊斯兰教的法规注重自己的利益,而不过重公共事业。因而,公用住宅、工场和市场活动常常无施展之地,加上为了私人目的而征用公共场所,使得街道更加狭窄,在紧缩式的城市中,几乎没有开阔的场地和连成一片的住宅。
    非洲的城市趋向小型和密集,卡诺也不例外。最早一组城墙间的直径为2公里,后来建的最后那段城墙也只扩展到了3-4公里。这座城市,除了从环绕着中心市场的环行路上,像车轮的辐条那样伸射出的扇形干道外,只有狭窄、弯曲的街道,才能展示城中的奥妙。卡诺的这些主干道,许多只是迟至1931年才修筑的,当时还在城中铺设了水利设施。
    卡诺的住宅丝毫不差地因循了传统的穆斯林风格,有高墙、宽敞的院子和一间允许家人自由活动,但又看不见其他房间的客厅。赫尔论述道:“在西非热带大草原,最普通的前伊斯兰住宅形式,是在泥筑或茅草编成的园柱上,覆以巨锥形的茅草屋顶……在罗马占领北非期间,带有一个前厅或者内有宽敞院子的矩形住宅,成为流行的建筑形式。这种设计后来或许渗入到摩洛哥,并从那里通过其贸易伙伴,穿过沙漠传到苏丹西部。”赫尔接着论述了在卡诺,马立克派法律上要求在广场或住宅区保留矩形清真寺。“卡诺的建筑吸收了土耳其占领突尼斯之后,于1534年左右由定居卡诺的突尼斯穆斯林学者所带来的建筑风格。”如果这个分析准确的话,那么,卡诺的建筑风格,完全是由于伊斯兰的影响而致。
    在中东,双重的或相似的城市,在伊斯兰教出现之前,是很流行的一种现象。公元前111年,大马士革被塞琉古王国征服,结果出现了一个双重的城市。当两种相异的文化要求共存时,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伊斯兰时代继续实行双重的城市,这或许是街区概念的更加强有力的延伸:“相似或双重的城市构成了完全不同的自然实体,它们经常被宽阔的空地分开,这在中世纪穆斯林世界是很普遍的。”然而,后来穆斯林文化和其他文化开始融合。最近,传统的穆斯林文化和其他文化开始融合。最近,传统的穆斯林城市与作为殖民主义的结果,而出现了新兴的现代化欧洲城市,彼此互歧式的现象已成为过去。每一个群体都要保护自己的信仰、习惯、文化和宗教,却还要适应和接纳进入城市的另一个群体。经两个群体主动或被动的认可,使两种城市经常处于并立的地位。“典型的中东城市因此有三个主要的自然结构:旧中心区,全新规范化的、比较富有的市郊区,以及新的较贫困的市郊区。类似的城市模式,也建立在东南亚、西非和印度。”
    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无论伊斯兰教或非伊斯兰教地区,双重城市也很普遍。“确实,分一个共同体为两部分的现象,在整个撒哈拉以南都有所发现,在那里,不同的群体为了生活和工作走到了一起。”由于欧洲征服者慎重地将自己与非洲人分开,所以,随着殖民主义的来临,这种模式变得非常流行。在卡诺,英国人在旧城的东边建立了一个欧洲区,使成了基督徒的非洲人,从尼日利亚南部分离出来,单独定居到东北部。在殖民主义时期,这个新城与一个非豪萨人的城市合并,成为比较大的现代的非穆斯林城市。自从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以来,由于旧城的穆斯林扩展到新城,两个城市已开始融合在一起,成为卡诺州的首府。
    总的来讲,卡诺几乎具有伊斯兰城市所有的主要特征。似乎穆斯林城市的许多构筑都直接转移到卡诺:中央王宫和城堡,中心清真寺,中心市场和独特的住宅风格。伊斯兰的城市构想和建筑结构确实加强了如下内容:街区、狭窄弯曲的街道;混合使用街面;缺乏开阔的场地;坚实的总体结构和双重的城市传统。不过,城市的其他方面可能也有前伊斯兰的根源。由此看来,伊斯兰教对卡诺城市形态和结构,有着本质的而又久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