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福柯史学刍议(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高毅 参加讨论

(16)参见福柯的谈话《超越善恶》“Par dela le bien et le mal”,载《当前杂志第44、43、47页。
    (17)参见福柯谈话录《权力与知识》Power/Knowledge,科林·戈登Colin Gordon编,纽约1980年版第90、91、95页。
    (18)劳伦斯·斯通:《我与福柯的一次交谈》Lawrence Stone,An Exchange witn Michel Foucault,载1983年3月31日《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第43页。
    (19)参见J·米勒《福柯受难曲》第158-159页。
    (20)参见福柯的谈话《超越善恶》“Par dela le bien et le mal”,载《当前》杂志第46页。
    (21)参见菲·阿里埃斯《心态史学》,载J·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196页。
    (22)参见J·米勒《福柯受难曲》第161页;福柯《知识考古学》L'Arche ologie du savoir,巴黎1969年版第22-23页。
    (23)阿里埃斯在他1977年出版的巨著《人面临死亡》一书里,在谈论19世纪的历史演进时,曾这样评论道:“自然的无所不能是从性爱和死亡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在爱情与死亡、死的痛苦和爱的销魂、堕落和繁殖力的攻击下,理性的秩序、工作和纪律落荒而逃”。结果,当人类在19世纪“正准备通过推展技术进步和理性组织的疆域,来向自然‘移民’”的时候,“自然的野蛮”却侵入了人类之城--“这差不多就好像社会在征服自然和环境的过程中,放弃了原先用来遏制性爱和死亡的旧防御体系,而表面上被征服了的自然却潮水般涌了回来,涌向人的内部,穿过被抛弃的防御工事,悄悄潜入人的心中,使人重新陷入野蛮状态”。(参见菲利浦·阿里埃斯《人面临死亡》英译本,Philippe Aries,The Hour of Our Death,纽约1981年版,第395页)。
    (24)参见1982年12月14日《解放报》Liberation,转引自张芝联《从高卢到戴高乐》,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8页。
    (25)参见福柯的谈话《第二次会谈:关于写历史的方法》Deuxieme entretien:sur les facons d~ecrire L~histoire,载雷蒙·贝鲁《别人的书》第206、203页。
    (26)参见保尔·维纳《人们怎样写历史》第235页。
    (27)参见福柯《癫狂与非理性》第1章。
    (28)参见J·米勒《福柯受难曲》第211-212页。
    (29)《快感的利用》L~Usage des plaisirs,巴黎1984年版,第14-15页。
    (30)参见J·米勒《福柯受难曲》第31-32页。
    (31)参见王治诃《非理性主义沉思》,载《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