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如果把本文着重考察的时间从苏共二十大一直延伸到匈牙利事件结束,那么就更能说明本文揭示的一项机理。在这两者之间的近10个月里,苏联东欧局势的特点是两类事状并存:一是苏共二十大后大致有序的改革,主要表现在苏联和波兰,[(49)]二是改革失控促成的动荡和变乱,主要表现在匈牙利。前一类事态是同美国的演变期望大致合拍的,而后一类事态同美同激变战略所需的理想条件相符。因此,当时苏东内部变化的两重性决定了美国反应的两重性:一方面有演变战略和政策在理论上的完全形成及其在某些方面的自觉实施,另一方面有加剧动荡、特别是匈牙利动荡的激变努力。然而,两种战略的并行是暂时现象。随着匈牙利事件的结束(即随着失控的形势重新被控制),演变战略终于在美国的政策中占了压倒性的优势。随后便开始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其间,苏联和东欧内部基本稳定(不管这种稳定意味着有序的改革还是意味着停滞),美国关于苏东内部状况的战略也相应地基本稳定。直到80年代首先在波兰、然后在苏东其他国家出现新的大动荡后,这方面的情况才有了变化。 注释: (1)时殷弘:《促进苏东变革--从设想到政策(1953-1955)》,《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本段所提具体史实俱见该文。 (2)关于这种战略,见时殷弘:《激变战略与解放政策--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对苏联东欧内部状况的政策》,《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 (3)行动协调局致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进展报告,1956年2月29日,美国国务院:《美国对外关系文件》(U.S.Dcpartment of State,Forcign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55-1957年第25卷,华盛顿1990年版,第126-137页。 (4)国家安全委员会第280次会议讨论备忘录,1956第3月22日,同上,第128-129页。 (5)甚至马林科夫的气质和风格也引起了美国官员的好感。驻苏大使查尔斯·波伦后来在回忆录中,以一种苏联领导人难以从西方得到的赞辞评价说,马林科夫言谈富有教养,思想方法比他的任何同僚都更西方化,善于理解美国的立场。见波伦:《历史的见证》(Charles Bohlen.witness to History),纽约1973年版,第370页。 (6)国家安全委员会第236次会议讨论备忘录,1955年2月10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55-1957年第24卷,华盛顿1989年版,第26-27页。 (7)国务院情报研究司情报报告,1955年2月17日,同上,第29页;波伦:《历史的见证》,第372页。 (8)《杜勒斯言论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158-159页。 (9)波伦:《历史的见证》,第383页。参见英国外交大臣哈罗德·麦克米伦得到的类似的印象:《麦克米伦回忆录》(中译本),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88-589页。 (10)参见关于此点的一个概要的说明:时殷弘:《苏联东欧内部变化和美国的政策(1953-1968)》,《美国史研究通讯》1993年第1期,第10页。 (11)给美新处的政策指示,1956年2月8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55-1957年第24卷,第57页。 (12)波伦:《历史的见证》,第395页。 (13)国家安全委员会第277次会议讨论备忘录,1956年2月27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55-1957年第24卷,第60页。 (14)波伦:《历史的见证》,第396页;情报研究司苏东研究科情报报告,1956年3月6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55-1957年第24卷,第65页。 (15)波伦:《历史的见证》,第396-398页。 (16)国家安全委员会第280次会议讨论备忘录,1956年3月22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55-1957年第24卷,第74-75页。 (17)对外关系协会:《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56年)》(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Documcnts on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1956),纽约1957年版,第202页。 (18)盖兰:《中央情报局人物志》(中译本),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 (19)秘密报告的中译本附于《赫鲁晓夫执政十年--阿朱别依的回忆》,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219-290页。 (20)情报研究司情报简报,1956年3月30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55-1957年第24卷,第75页。 (21)驻苏使馆致国务院电,1956年4月11日,同上,第9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