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欧洲文明扩张史论纲(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欧洲》 陈乐民 参加讨论

(二)一种文明史观的概述--人类文明的“自然发展过程”(natural process)
    人类文明的“自然发展过程”,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历史哲学”一词最早见于伏尔泰献给俄国女皇卡特琳二世的“历史的哲学”,他从初民的传说讲起,意不在讲一件件发生过的史实--那该是编年史的任务--而在于阐明一种理性的历史观念:人类社会从上古迄今是在遵循着理性的自然规律在前进的。伏尔泰的巨著《风俗论》把这个规律作了历史的发挥,展示出人类文明以及各民族文明何等源远流长、绚丽多彩。这是一种启蒙时期的观点。启蒙思想由伏尔泰和热爱新思想的腓特列大帝从法国传到了德国,并且通过德国古典哲学在德国扎根和结出硕果。“历史哲学”虽然是伏尔泰提出的,但它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则是在德国。这里我们借用了这个概念,用以概括一种文明史观,一种进化的文明史观。这一节承接前一节的叙述,可以看作是“题解之二”。
    启蒙运动对于人类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指出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启蒙思想在法国主要是通过社会斗争来表现的,在德国则是通过哲学斗争来表现的。因此在德国的论争带有浓重得多的“思辩气”和“学究气”,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德国古典哲学才有如一座近代哲学大厦而更加体系化,把欧洲哲学推向新高峰。从康德开启的历史哲学应是其中的伟大成就之一。
    康德在构思他的批判哲学的时候,一直思索的是这么三个课题:1.我能够认识什么(形而上学)?2.我应该作什么(道德)?3.我可以期望什么(宗教)?这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宣布了的。后来他又加上了一个课题:人是什么?他说这属于人类学。其实可以说康德的哲学就是从人类学开始,最后又落脚到人类学的。所谓“人是什么”的问题,就是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的,是朝向什么方向发展的。1784年,康德60岁,发表了《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他一开篇就指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他高呼:“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①a]
    这时的康德的思想已经被启蒙运动定了型,他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的研究上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确证理性将取代非理性,人类作为“物种”--而不是一个个单个的人--是从低向高发展的。同年,他发表了《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提出:“把普遍的世界历史按照一场以人类物种的完美的公民结合状态为其宗旨的大自然计划来加以处理的这一哲学尝试,必须看作是可能的,并且甚至还是这一大自然的目标所需要的。”[②a]
    康德认为人类从摆脱动物的野蛮状态步入文明社会的时期起,就开始了从非理性向理性的漫长的转变。从此人类将经过民族阶段最终到达“普遍的世界公民状态”。到那时,“先验理性”将表现为“道德律令”,一切政治行为、为个人幸福进行的一切斗争,将统统自觉地服从于理性的“命令”。这当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康德认为,这是一个“合规律性的”和“合目的性的”历史过程。
    历史学家是从历史事件、历史行为看历史发展的规律;哲学史家则更看重历史人物的思想,从精神世界来看历史。这两种历史在发展阶段上往往并不相符,例如思想家的思想有时可以超前于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行为。康德、赫德尔等人的观点与一般历史和哲学不同,它超越了事件和思想,而是把人类当作总体的“物种”,看它经历怎样的历程和达到怎样的“合同的性的”目标。康德把历史分成作为表象的历史--它是服从于“自然律”的--和作为“物自体”的历史--它是服从于“道德律”的。历史学家着重于表象的历史,而他则把历史作为“物自体”来研究。
    历史事件通常并不能反映“物自体”,那是因为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历史活动中的多数都是非理性的。有的又是偶然发生的。人类至今从没有得免于种种人为的灾难。人分裂为“人群”(种族、民族等等),“人群”之间的厮杀、冲突,无日无之。然而也正是这些无休止的纷争,把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推向高级阶段。康德特别重视“对抗”在促进人类社会理性化的不可缺少的作用,这是康德思想具有辩证法意义的观点。然而他无法自圆其说地解释人类是怎样从对抗走向理性世界的,因而只能归之于所谓“大自然的隐蔽计划”:“大自然”决定人类的分裂、对抗、冲突,并由此把人类引向理性的天国:
    “……大自然是通过战争、通过极度紧张而永远不松驰的备战活动、通过每个国家因此之故哪怕是在和平时期也终于必定会在其内部深刻感受到的那种缺匮而在进行着起初并不会是完善的那种种尝试,然而在经过了许多次的破坏、倾覆甚至于是其内部彻底的精疲力竭之后,却终将达到即使是没有如此之多的惨痛经验、理性也会告诉给他们的那种东西,那就是:脱离野蛮人的没有法律的状态而走向各民族的联盟。”[①b]
    然而,康德在叙述从对抗到和谐的过程中,并不认为从对抗走向“公民社会”可以一次完成,其间必有种种反复,甚至非理性的破坏力量会把已经取得的进步一举毁掉,但是坏事还是要变成好事,“那么多的坏事”同时却又是“一切好事的丰富的泉源,并且还日益得到增长”[②b],就好像“战争乃是带动文化继续前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并最后通向永恒的和平[③b]。
    康德的这些话是很辩证的。他的理论的最大缺点是他始终没有说明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的和“合目的性”的。康德提出了那么多闪光的思想,只是在这个归根到底的问题上显露出先验理论的神秘色彩。
    但是,康德从哲学思辩上反复阐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个逐渐完善、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由此,康德为一种历史进化论打下了极好的基础,以后的思想家都是在康德的基础上建造高楼大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