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宋代的榷醋和醋息钱(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 王文书 参加讨论

绍兴令:诸州公使库卖醋息及糟麸孽生畜产价钱,谓非抑配出卖者,听岁额外支用。旧例于都酒务拨糟酵造醋,纳糟本钱充经制、直达二窠名,其余息钱归公使库。今东西二醋库纳公使库钱外,以糟酵醋息钱并计之,日共给经制钱一贯二百文,籴本司钱八百文,移用司钱六百文。[4]卷五《叙赋上·酒·醋息钱》
    总结以上三则材料可知,公使库醋坊的负担比以前加重,原来公使库醋坊只纳糟本钱,其余利润归公使库所有,现另纳公使库钱及醋息钱。酿醋酒务在南宋初年依旧可以出卖酿造醋的糟酵,同时也可以自己酿醋出卖,但是要交纳糟本钱(相当于购买原料)和醋息钱,很明显负担比以前增加了。糟酵钱、糟本钱虽然名目不一,实际是酒务出卖、购买自产的酿醋原料两次交纳费用,绍兴间比建炎间负担更有所增加,醋的售价必会提高。
    南宋后期,许多地方的醋库衰败,荒废而改做他用,官营醋库的经营在南宋晚期遇到了困难。明州知府陈公垲在淳祐二年创设平籴仓,“度地城西得醋库余基,不足则买民田,给官镪易邻寺之荒畦,凡建屋二十六间。”[16]卷六《制置使司平籴仓》宝祐四年九月明州在醋库旧址创建厢院(关押濒死的囚犯的地方)。淳祐辛亥严州知州赵汝历在军门内东,以旧醋库改充抵质库。[17]卷一《仓场库务》淳熙四年七月十七日,“诏临安府于和剂局西,本府醋库地段修盖太府寺。”[5]职官二五之三三“平江法曹旧廨在子城内,或徇所便旷弗居,他官乘而居之,郡度不可复,则以旧醋库畀焉,以其庳且弊也,来者皆欲撤而新之。”[18]卷二十三《平江司法厅修造记》度宗咸淳年间,城南醋库“停闭日久,已行坍倒,续据点检所柴客葛太请佃,安顿柴薪,月纳公使库息钱。”[15]卷十《官寺四》
    三、北宋醋息逐渐赋税化的过程
    宋政府从酿醋事业中可以获得如下利益:(1)糟酵钱,(2)买扑净利钱,又叫买名钱。(3)醋息钱。前二者已在介绍卖糟制和买扑制中论及,此处不再论述,此处只论述醋息的一些情况。
    (一)公使钱的定额包干制对醋息钱征收的影响
    醋息是北宋地方政府办公费用的重要来源之一。熙宁间,公使钱始立定额,“自二百贯至三千贯止,州郡所入才醋息、房园、祠庙之利,谓之收簇。”[19]卷二十三《国用考一·历代国用》
    但是公使费用不足,“守臣窘束,屡有奏陈。”“谓如本州额定公使钱一千贯,则先计其州元收坊场园池等项课利钱若干,却以不系省钱贴足额数,然诸项课钱逐年所收不等或亏折不及元数,而所支不系省贴足之钱,更正增添则比额定数有不及一半者,此其所以窘束也。后又以在州诸色钱类为一体封桩入便,以便不尽钱起发。”[19]卷二十三《国用考一·历代国用》立定额以后造成经费不足的原因有二:一、醋息、房园、祠庙之利的实际收入少。二、“以不系省钱贴足额数”,但是不系省的钱数比缺额钱数要少。所以,两项所加总数少于定额数目。后来,即使公使钱不足的情况,包括醋息在内的收入一并上交朝廷财政。
    又如:苏轼在知扬州时(元祐七年)所上《申明扬州公使钱状》更加具体地从扬州一地反映了这一状况。
    从苏轼的奏疏可见,(1)卖醋钱(即醋息钱)在公使钱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卖醋钱上交朝廷财政,后公使库买扑醋坊缴纳同样多的买名钱,除此外获利不交;公使库买扑醋坊,但经营不善,一般不能交足买名钱;(2)熙宁间公使钱立定额以后,地方州县所收承买净利课利钱不留作地方收入,而是一并封桩,上缴转运司,地方的所谓充作办公费用的卖醋钱再由系省官钱拨付,上缴的卖醋钱可能不足于下拨的数目,但下拨依旧,所以地方不用为公使钱担心,因为下拨的钱数已有定额。熙宁以后允许公使库买扑醋坊收息作为地方办公费用,停止上缴卖醋钱,同时停拨公使钱。(3)扬州公使钱不足也有其特殊原因,地处交通要冲,舟车往来比较多,官员更替频繁,费用较大,但也有其与各州县共同的原因,比如米价的变动对此影响比较大等。苏轼并未提出增加财政下拨或蠲免欠负,只要求不送纳买扑净利课利钱,不用钱收买官糟的方法还清积年欠负,实际对醋法没有太大影响,而且苏轼的意见是否被采纳不得而知。
    (二)醋息钱的摊派是其赋税化的重要表现
    其普遍是以公使钱不足为名为本部门谋利益,醋息钱均摊给了来往的客商,改变了原来卖醋利润的性质,成为地方性杂税。“比年公使增钱以养州郡之廉,而场务官以醋息羡余为能,商旅去来,舟车一至,不问课利之多寡,先令认醋息,然后收税,盖醋息有厚得而利速,课利有常数而增亏不问,彼何惮而不为邪?”[20]卷二十二《上漕使书》这里存在将醋息钱摊派给过往客商的现象。这是非常恶劣的开端。
    熙宁间,熙河连岁用兵,费用日广,经制熙河路边防财用司也把触手伸向公使醋坊,“经制熙河路边防财用司言十事,……已拘收三州一军公使醋坊归本司资助,请以逐处月收课利,约定监官三等食钱,月终纽计,于醋坊净利钱内纳给。”获从[8]卷二百九六,元丰二年春正月戊辰。经制熙河路边防财用司获得三州一军公使醋坊的收益权。“至绍圣(原文绍兴为误)二年,翟思请诸郡库坊日息用度之余,悉归之常平,以待他用。”[5]食货二一之二二可见到绍圣二年醋坊的收入从各州上划到路一级的提举常平司。
    此时的醋息钱是否是真正的卖醋利息已经不能确定。因为醋息赋税化的趋势正在加强。如杭州是如此的情形。“杭之公帑费倍他处,责卖醋之息尤甚,故事绕以数十赢老之卒廵门就市,日额不登则治之甚酷,至卖妻女以足之。”[11]卷十九《故朝请郎秘阁淮南江淛荆湖制置发运副使赠徽猷阁待制胡公行状》醋息的摊派正是赋税化的表现。杭州将醋息摊派给巡卒,巡卒就向给过往的客商征收,如上文所提“商旅去来,舟车一至,不问课利之多寡,先令认醋息,然后收税。”
    政和二年,有臣僚上言:“诸州公库元丰以来,除管纳转运司钱外,所收息钱即别无立额之法,盖以岁赐遗利既有定数,则于此稍加优假,乃可使之应副支费。近因贪吏作过,始立定额,然外郡公帑缘此用度不足,未免积压俸给,拖欠行户钱物,为弊尤甚,欲望许依元丰旧制,更不立额。”获从。[4]卷五《叙赋上·醋息钱》可见,元丰以来,地方政府所收醋息钱除部分交上级财政外,余则全部作为地方经费。政和间醋息钱已经作为上缴税种已有定额,属于定额税。公使醋库除以前上缴转运使的课利钱以外所收息钱再立定额,本来在元丰、元祐间全归公使库所有的公使钱又一层上缴,这样造成地方财政的紧张,拖欠官员俸禄、拖欠行户钱物的事情屡有发生。但是醋息钱数目仍不断增加,“重和初,罢讲画经费局,有司议勾收白地禁榷铁货,方田增税,榷酤增价,量收醋息,河北添折税米等,俄虑骚扰,悉罢之,并焚其条约。”[10]卷一百七十九《食货下一·会计》宣和七年,“诸路鬻醋息率十五为公使,余如钞旁法,令提刑司季具储备之数,毋得移用。”[10]卷一百八十五《食货下七·酒》可见,醋息在中央与地方的分配除了买扑课利钱上缴外,元丰前全归地方、元丰元祐时的分成制、政和二年以前定额制、政和二年以后又恢复分成制,屡有变动,说明醋息在税与非税间变动。
    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失衡。靖康时随着政局恶化,中央又开始调整与地方醋息的分配。靖康元年十二月“十二日手诏……醋息钱,特依旧法,收入公库,仍令提刑司觉察,岁终具有无抑配科率闻奏。”[21]卷五《十二日手诏》虽提出“岁终具有无抑配科率闻奏”,只不过是走形式而已,“收入公库”也只是将这部分收入上交而已。围绕着醋息中央与地方、官府与百姓的矛盾不断尖锐。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不堪忍受。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停罢醋息钱。李纲说:“近降措置财利指挥,如钞旁钱、免行钱、醋息钱之类一切停罢,庶使民心安妥,而奸猾不得以摇之,此不可缓之策也。”[22]卷四十一《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