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宋朝开国史与士人的记忆及改造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文杂志》 陈峰 参加讨论

中国历史进入宋代,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从文明及文化的角度而言,更创造了异常灿烂的一面。如现代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①的评价。但这种历史变迁,绝非宋朝开国就立竿见影,而是在延续与转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不过,在一些宋人的笔下,似乎本朝自诞生后就斩断了过去,显现出全新的面貌,其中后世看到的宋朝突出的“崇文”气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人类的历史记载,从来都是在后世不断追述与放大的过程中延续的,尤其是本时代人眼中的历史更是如此。从北宋中叶以来一些士人的笔墨来看,宋朝的开国岁月就覆盖了许多富有情感而不免夸张的色彩。
    赵匡胤结束武夫长期乱政世道,开创了三百多年的基业,尤其是宋朝以后很长时期内呈现出高度的“崇文”气象,因此在本朝士人心中必然笼罩着神圣的光环。那末在宋太祖开国时期,是否完全采取了有关举措并形成了“崇文”的气象呢?
    更符合历史真相的是,宋太祖在位期间,采取的有关举措及其成效包括:
    首先,通过一系列收兵权、削藩镇举措,结束了以往的武人政治,为恢复文臣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必要地位创造了条件;
    其二,在中枢机关逐步恢复文臣应有的角色。在宋太祖朝,除保留前朝宰相范质、王溥及魏仁溥外,先后任用赵普、薛居正、沈义伦、吕余庆及卢多逊等人为宰执,恢复其行政权力,同时防范枢密使对行政的干预,其中亲信赵普更深受信任,“上视如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②
    其三,陆续任用文官掌管地方行政。宋太祖称帝后,不断从中央派出文臣到各地方任职,逐渐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部将,“更用侍从、馆殿、郎官、拾遗、补阙代为守臣”;③
    其四,注意保护文臣,免遭武夫加害。如:建国之始,悍将王彦升以索酒为名敲诈宰相王溥。宋太祖立即将这位功臣干将逐出京师。④又如:武将德州刺史郭贵被调离本地,国子监丞梁梦升接任知德州后,对郭氏族人的违法牟利活动予以惩治。郭贵便通过宋太祖亲信武官史珪告状:“欺蔑刺史郭贵,几至于死”,但赵匡胤不仅没有治梁梦升之罪,反而加以提拔,并继续令其留任;⑤
    其五,恢复儒学的地位。赵匡胤登基不久就下令扩修儒家先圣祠庙,亲自为孔子作赞文,并率群臣幸临国子监,拜谒孔庙。建隆三年(962),又下诏对文宣王庙行使一品礼仪,⑥纠正了以往孔庙失去祀礼和不受重视的状况;⑦
    其六,开始重视科举制度。在宋太祖朝,不仅重视科举取士的制度,而且开创“特奏名”先例,又固定“殿试”制度,录取人数较以往有所扩大。
    最后,鼓励官员读书。据记载,“太祖尝谓赵普曰:‘卿苦(若)不读书,今学臣角立,隽轨高驾,卿得无愧乎?’普由是手不释卷,然太祖亦因是广阅经史”。⑧宋太祖还公开要求武臣学习儒经,所谓:“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⑨
    揆诸上述举措,不难发现的确有崇文的内容,但若描述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气象,则显然失之于夸张。事实上,这些举措的实质仍在于一方面调整以往严重失衡的文武关系,力图使文官武将队伍回归各自正常的位置;另一方面,则在落实“可以马上打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政治规则,以尽快结束战乱,确保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统治。因此,其所采取措施的宗旨,更大程度上乃在于将过低的文臣地位提升,以制衡超强的武臣势力,同时提倡儒学中的君臣大义和纲常思想。如元人评说:“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⑩当然,要说有所不同的话,则主要在于迅速瓦解了军功集团,使得这一传统影响王朝前期政治的势力消失,为科举官僚队伍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并与以后“崇文”气象的产生存在一定的关联。(11)
    必须指出的是,赵匡胤毕竟脱胎于五代,出身行伍,又处于统一四方之时,故无论是感情上还是现实中都不可能蔑视武将和军队,收夺将帅兵权并不意味着贬低其地位和作用,也就不可能做到以儒立国。现存《宋会要》中“崇儒”的大量篇幅,记述了赵宋王朝“崇文”的无数事例,但涉及到宋太祖朝的具体内容却非常有限。
    有诸多事实表明,宋初将帅即使遇事无理,也常受到天子的偏袒。典型例证如:大将慕容延钊平荆湖期间,纵容部将抢掠,担负监军职责的枢密副使李处耘予以惩治。慕容氏控诉于太祖,结果贵为枢密副使的李处耘被贬官至死。(12)又如:开宝四年(971),给事中刘载权知镇州,“坐与兵马部署何继筠不协,为所构,太祖恶之,出为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13)这种情形到以后的统治时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宋人还记载:“旧制,每命将帅出征,还,劳宴于便殿,当直翰林学士,文明、枢密直学士,皆预坐。开宝中,梁迥为閤门使,白太祖曰:‘陛下宴犒将帅,安用此辈。’遂罢之。”(14)由此细节可见,宋太祖并非一味亲近文士。因此,武将经济待遇普遍高于文臣,节度使俸禄更优于宰相。如朱熹所说:“如武臣诸节度、副总管诸使所以恩礼隆异,俸给优厚者,盖太祖初夺诸镇兵权,恐其谋叛,故置诸节度使,隆恩异数,极其优厚,以收其心而杜其异志。”(15)
    还值得一提的是,建隆三年(962),宋太祖下诏修建代表武人精神的武成王庙,“与国学相对”,如时人所云:“缔创武祠,盖所以劝激武臣。”(16)并多次幸临武成王庙,其中在乾德元年(963),就先后三次率臣下亲临武成王庙。(17)其次数超过了文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