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轴心国内部矛盾探析(5)
德国和日本虽然出于他们的共同处境结成同盟,但是由于它们的切身利益的不同和由此而产生的战略目标的歧异,使法西斯德日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日本帝国主义为本身的利益所驱使想建立一个包括中国、南洋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因此,它走的是先占中国、后下南洋,再吞并东亚从而称霸世界的路线;而德国走的却是先攻英法,后打苏联,再谋求称霸欧洲和世界的侵略路线。日本和德国结盟是“北守南进”国策的表现,德国虽仇视社会主义苏联,但是在解决英法、实力增强于苏联之前不会进攻苏联,德国打败法国后一面包围攻打英国,一面进行攻苏的准备,而此时日本则需要北交苏联,南攻印支,日本德国虽然都有共同对付苏联的要求,但是两者之间一前一后有个时间差,所以配合起来不和谐。德日法西斯国家毕竟是同一旗帜下的两个“单干户”,他们之间矛盾重重,表现在军事上,从来就不曾相互配合过,其轴心亦是松散的,因此其失败也是可想而知的,它们迟早要被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所打败。 德意日法西斯之间的矛盾,是他们争霸世界的产物,属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这是其根本所在。德意日三国分别想建立以欧洲、地中海、太平洋为中心的自己的世界性帝国,极度的野心必然会导致他们之间在海外共同“关心”的殖民地、外交政策、军事等方面的矛盾冲突,战略相左,意见不一,其矛盾终究不可缓和。 笔者认为,德意日三国存在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三国的结盟是建立在三国关系不平等和利己主义基础上的。德国意大利从来就不把对方放在眼里,都认为对方只不过是自己实现世界霸权的一种可利用的工具而已。1936年10月25日德意签订协议,他们仍是伙伴关系,但是到了1939年5月22日德意签署了钢铁同盟条约之后,意大利开始沦为德国的附庸,唯德命是从,在与德国发生冲突时,不敢开罪于德国,违心地顺从德国,这些都是由于当时意大利的经济软弱所造成的。意大利外长齐亚诺曾多次劝说墨索里尼不要过分地依赖德国,在与德国发生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冲突时,都极力维护意大利的利益,以致于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认为他是墨索里尼身边的一朵“毒蘑菇”。1939年8月当齐亚诺与里宾特洛甫会见商讨开战问题时,他认为“德国与我们互不信任”。[(46)]而德日两国更是在“反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帜下,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为了自己的扩张侵略计划,各行其事,“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他们之间虽有条约约束,但在关键时刻,他们会易如反掌地置条约于不顾,随意撕毁或违背与对方签订的条约,在对对方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与第三国订立或采取对自己先前的盟友不利的条约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如前所述,在1941年4月13日日本与苏联订立了中立条约之后,在日本正梦想着实现自己的南进计划的同时,德国也在对日本绝密的情况下确定了攻苏计划。当1941年6月22日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统治集团非常惊讶和愤怒,与此同时加紧进行令德国人害怕的日美谈判。当1941年冬天德国人深陷莫斯科郊外正需要日本人围魏救赵时,日本人则同样在不协商而绝密的情况下袭击了太平洋的珍珠港而令德国人大为震惊。他们之间从未互相配合,因此我们说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是相对的,而它们之间的矛盾才是绝对的、不可调和的。 注释: (1)(2)(4)(5)(10)(14)(15)(24)(25)(26)埃托雷·安基耶里“关于二战时期德意关系”(资料),《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10期,张正中摘译自《法西斯主义--民族社会主义》第六卷,意德历史学家会议论文集,不伦瑞克,1965年版。 (3)(11)《法西斯主义史》第三卷,第145、152页,1973年罗马版。 (6)《意大利外交文献》第九集第三卷,第21页:《1940.1.5.墨索里尼致希特勒的信》,第415页:《1940.3.8.希特勒给墨索里尼的回信》,1959年罗马版。 (7)(8)(9)(23)《意大利外交文献》第九集第三卷,第417、280-281页:《1940.3.8.希特勒给墨索里尼的回信》、《1940.2.17.戈林与意大利驻柏林空军武官的谈话》。 (12)(16)同上,《文献》第189、94页:《1940.1.15.戈林与马季斯特拉蒂的谈话笔记》。 (13)(27)(28)(29)(30)(46)《齐亚诺日记》第227、164、274、636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7)(18)(19)(20)(21)同上,《文献》第20-22页:《1940.1.5.墨索里尼致希特勒的信》。 [22]同上,《文献》第121-123页:《1940.1.16.英驻罗马大使给齐亚诺的照会》。 (31)(32)(33)三宅正树《日德意三国同盟研究》,第61、68页。 (34)日本国际政治学会太平洋战争原因研究部《走向太平洋战争的道路(开战外交史)》第五卷,第57页。 (35)《德国外交政策文件》第四集第一卷,第776页,英国皇家文书局1949年版。 (36)(37)刘士田《二战时期德意日法西斯的矛盾》,《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 (38)(39)(43)《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第191、193、416页,五十年代出版社1953年版。 (40)鹿岛研究所《日本外交史》第21卷,第207页。 (41)(44)(45)琼斯《国际事务概览:1942-1946年的远东》,第149、90、15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42)义井博《日德意三国与日美关系》,第23-24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