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非殖民化”:一个概念的缘起与演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李安山 参加讨论

一些历史学家也认为“非殖民化”一词意义含混,既可表示一种中性,也可隐含另一种意义:殖民宗主国突然改变政策而有意让殖民地独立;或认为“非殖民化”暗示着各殖民帝国对二战后殖民体系的解体是有准备有步骤的。(注:徐雷·卡纳尔:《法属赤道非洲从殖民化到独立的经济背景》,吉福德、路易斯主编:《非洲的权力转移》,第445-482页;博亨:《独立以来的加纳》,吉福德、路易斯主编:《非殖民化与非洲的独立》,第99-224页。)我国也有学者持这种观点。张顺洪认为:“‘非殖民化’主要是指殖民国家在被迫撤出殖民地的过程中采取的旨在尽可能地维护自身利益的各种行动,包括殖民撤退战略、策略和手段。这样的一种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在被迫撤出殖民地的过程中的主动行为与活动就是‘非殖民化’的真正的含义。”(注:张顺洪等著:《大英帝国的瓦解——英国的非殖民化与香港问题》,第3页。)
    然而,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非殖民化”一词含义中性,内涵丰富,涵盖面广。作为一种过程,它既包括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斗争,也包括殖民宗主国的活动。在表达上,既可以说“英国的非殖民化”或“法国的非殖民化”,也可以说“亚非国家的非殖民化”或“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化”。弗兰克·菲雷迪即明确指出:“非殖民化不能作为单纯的帝国政策或反殖斗争的结果来理解。基本的逻辑表明关系中的每一种因素在戏剧中都扮演一种重要的角色。”(注:弗兰克·菲雷迪:《殖民战争与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政治》(Frank Furedi,Colonial Wars and the Politics of Third World Nationalism),伦敦1994年版,第7页。)尼日利亚著名历史学家阿贾伊主编的《西非史》在第2卷中专门用两章对英属西非和法属西非的非殖民化过程进行了叙述,内容即包括非洲人的独立斗争,也包括殖民宗主国政策的变动。(注:阿贾伊、克劳德主编:《西非史》(J.F.A.Ajayi & M.Crowder,ed.,History of West Africa),朗曼1987年版,第693-735、736-773页。)有的学者干脆用“非殖民化”作为著作中一个章节的标题,而具体内容既包括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运动,也包括殖民宗主国的政策调整。(注:沃甘:《尼日利亚的非殖民化与合法化》,兰格、沃甘主编:《二十世纪非洲的合法性与国家》(T.Ranger & O.Vaughan,ed.,Legitimacy and the State in Twentieth-Century Africa),牛津1993年版,第135-161页。)
    为了让世界了解非洲的真正历史,联合国教科文花了近30年的时间,召集了国际上最著名的非洲学家编写了八卷本《非洲通史》。在“序言”中,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指出:非殖民化和建设国家的进程“大大激发了当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激情”。(注:基—泽博主编:《非洲通史》第1卷“序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1页。)第8卷的主编肯尼亚著名学者马兹鲁伊在“导言”中给“非殖民化”下了一个定义:“非殖民化系殖民统治终结、殖民机构解散和殖民价值观与殖民方式摒弃的过程。从理论上讲,非殖民化的主动性可以来自帝国主义国家,也可以来自殖民地人民。但实际上,非殖民化往往是由被压迫者的斗争所逼出来的。”尼日利亚学者阿德德基也作了类似的阐述。(注:阿里·A·马兹鲁伊、C·翁吉主编:《非洲通史》(Ali A.Mazrui & C.Wonji,ed.,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巴黎1993年版,第8卷,第7、393页。)我国一些学者也在以上意义上使用了“非殖民化”这一词。(注:陈峰君:《几种“非殖民地化”理论评析》,《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4期,第11-18页;陈才林:《争取非殖民化斗争的彻底胜利》,《西亚非洲》1985年第5期,第1-7页;陆庭恩:《关于非洲非殖民化的几个问题》,《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第3期,第1-7页;李安山:《日不落帝国的崩溃——论英国非殖民化的“计划”问题》,《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169-186页。)
    一些世界著名学者在世界史著述中使用“非殖民化”一词时也注意到它的中性意思。深深认识到世界历史撰述中存在着“欧洲中心论”的知名学者巴勒克拉夫和斯塔夫里亚诺斯即在自己的著作中使用了这种中性表达。保罗·肯尼迪认为,“非殖民化问题”和“要求结束‘不发达状况’的呼声”在50年代和60年代占了主导地位。沃勒斯坦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秩序有四根支柱,其中一根支柱是“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化”。(注: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72页;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441页;沃勒斯坦:《冷战后的世界体系》,《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第1页;还可参见沃勒斯坦:《进退两难的社会科学》,《读书》1998年第2期,第100页。)
    “非殖民化”:重新定位
    我认为,“非殖民化”具有两层意义。从狭义上说,它指殖民统治终结、殖民机构解散这一历史过程。这是政治层面上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殖民宗主国和殖民地国家的政治关系得以改变。非殖民化的结果及其主要标志是原殖民地国家政治地位的改变:从外国统治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国家。虽然“非殖民化”一词本身没有绝对的褒义或贬义,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着主动者和被动者。在这一层意义上,“非殖民化”和“殖民体系崩溃”相近,英帝国史学派将非殖民化看作一种有计划的政策的观点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即将殖民地改革计划等同于非殖民化计划。而两者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前者之目的在于改善和加强对殖民地的政治控制,以竭力维持其统治;而后者可理解为从殖民地撤离致使殖民地独立的计划。(注:李安山:《日不落帝国的崩溃——论英国非殖民化的“计划”问题》,第169-186页。)
    然而,非殖民化还有更深的含义。从广义上说,它指从各方面摆脱殖民主义的遗产。这主要是指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及其人民在取得政治独立以后必须在经济、历史和文化心理上摆脱殖民统治的影响,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政治上的独立并没有带来经济上的解放。一些殖民宗主国利用殖民地的资源度过了战后的经济危机后,才在殖民地民族主义和世界民主势力的压力下开始考虑非殖民化问题。英国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注:A·E·辛兹:《英国货币与帝国政策,1945-1951》,载《帝国与联邦史杂志》,15:2(1987),第148-169页;《帝国政策与殖民地英镑平衡,1943-1956》,载《帝国与联邦史杂志》,19:1(1991),第24-44页。)独立后,在殖民统治下形成的依附关系阻碍着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殖民遗产在经济上表现在各个方面。从狭义上看,殖民地的单一经济以及随此形成的出口原料生产区和生活必需品生产区的不合理划分;经济结构及基础设施的不合理配置等。从广义上看,国际市场为少数大国所垄断;原料价格的不合理和附带极苛刻条件甚至政治条件的经济援助等。经济的非殖民化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实际上是一个重组世界经济秩序的过程。一些持依附论的学者认为应该通过激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注: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71-285页;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社科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这是依附论的代表作之一。关于对依附理论的一般性评论,可参见李安山:《依附理论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1992年第6期,第139-152页。)对这一问题我国学术界已有一些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外国学者最近提出要对一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念进行“非殖民化”,需要重新认识“发展”和“对话”等基本概念。(注:F·阿普菲尔—马尔格林、S·A·马尔格林:《知识的非殖民化:从发展到对话》(F.Apffel-Marglin & S.A.Mar-glin,Decolonizing Knowledge:From Development to Diologue),牛津1996年版。)
    非殖民化也是一个殖民主义价值观摒弃的过程,亦即历史文化的非殖民化。这一过程较政治经济的非殖民化更为艰难,它不仅需要前殖民地国家人民的努力,也需要前殖民宗主国有良知的学者有意识的配合。客观地说,从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舞台的中心。然而,在文明社会的发展长河中,这一段时间只能算作人类历史的一个插曲。“欧洲中心论”正是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取得政治和经济支持地位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欧洲中心论”等同于“殖民主义价值观”,但“欧洲中心论”可以说是殖民主义的产物,这种观点对殖民地人民的历史、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是再强调也不为过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