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俄、德两国为强租中国海港而进行幕后策划。先是在1895年冬,俄国以还辽有功,迫使清政府给予俄国军舰胶州湾“过冬”的权利。施阿兰指出,在远东,与英、俄、法等欧洲国家相比,德国“总是迟到了一步。所有好位置都被别人占去了”。特别是“德国在中国,除了商业以外,并无其他的基地”。正由于此,它“不耐烦地要取得对中国所作的贡献和干涉应得的报酬”。自进入1896年以来,德国多次向中国要求租借港湾。是年6月,李鸿章访德期间,曾获德皇威廉二世接见,威廉二世趁此机会向李表示想“在中国海岸得到一个停泊地的愿望”(注:《使华记》,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0~61、83~84、151、197页。)。其急迫之心情可以想见。1897年4月,德国政府接到其驻英大使的报告,内称:“最惠国待遇施及德国,此地鲜有反对者,许多殖民地之纠纷实可利用此机会解决也。”(注:万异:《1894至1900美国在华之政策》。按:这个美中拓殖公司没有多少资本,基本上是个皮包公司,故所订合同后来成为“死约”。)8月,威廉二世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没有理由会阻挠我们进入山东。”(注:《列强对华外交》,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87页。)既然已同俄国达成默契,德国便决定向胶州湾下手了。11月1日发生的巨野教案,正给德国提供了绝好的侵略借口。威廉二世谕示外交部:“华人终究给我们提供了……好久期待的理由与事件。我决定立刻动手。”并命令海军:“立刻开往胶州,占领该地。”(注:《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卷,第148页。)11月14日,德军在青岛登陆,公然发布告示说,这是“德国在《马关条约》后所尽义务应获得的报酬”(注:《使华记》,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0~61、83~84、151、197页。)。对此,俄国很高兴,“因为有了胶州的占领,才使旅顺口、大连湾的迅速占领成为可能,否则在这方面就难于找到一个口实”(注:《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卷,第230页。)。所以,当时上海的《北华捷报》有这样的评论:“德国人在山东的行动,已为瓜分中国之前奏。”(注:North China Herald,Dec.3rd.1897.) 在瓜分狂潮的第一阶段中,列强争索铁路铺设权,划分势力范围,并公然用武力强占港口,使中国面临列强合伙谋我的严重瓜分危机。《北华捷报》一面指出“瓜分中国,分割中国的土地,完全违反国际法和道义上的概念”,一面又鼓吹列强瓜分中国日益成为可能,是“一大进步”(注:Ibid.Dec.24th.1397.)。其他西方报纸也连篇累牍地宣扬瓜分中国说。故张之洞说:“各国洋报皆因中国无自强之实,故有瓜分之议。”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称;“此即所云瓜分之局,无所谓东方太平之局矣。”给事张仲炘分析道:“现在俄兵到吉林者已二万有余,兵船泊旅顺不去,西人谓其不但图东三省,并欲全吞大河以北。又闻俄阴约法人,将先发难于滇、桂、奥之境。因之德亦欲占齐、豫等省,英欲通滇粤铁路以达长江,隐成瓜分之象。”至此,连总理衙门也不得不承认:“各国纷来,真有瓜分中国之势。”(注:《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卷128,第20页;卷129,第2页;卷130,第2、13页。) 第二阶段,从1898年3月6日到1899年4月10日(注:虽然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是在1899年11月16日正式签订,但在此以前,清政府已于4月10日复照法国,同意法国租借广州湾。),历时1年零1个月,是德、俄、英、法四国强索租借地而引发瓜分与反瓜分斗争的时期。 德国占领胶州湾后,胁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其中,规定将胶州湾租与德国,为期99年;德国有权建造胶济铁路并享有沿线30里以内的开矿权。俄国闻风而动,以“助华”为名骗取清政府的同意,将舰队开进旅顺口,进而诱使清政府于同年3月27日及5月7日先后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这两项条约规定俄国租借旅大25年,并赋予俄国建造南满铁路的权利。这样,俄国便实现了它梦寐以求的对中国东北的控制,大大加强了在远东的战略地位。英国借口维持均势,则强迫清政府于6月9日及7月1日先后签订了《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和《订租威海卫专条》。前者规定将九龙半岛全部和香港附近40多个岛屿,以及大鹏湾、深圳湾等海面租给英国,为期99年,与德国租借胶州湾的期限相同;后者规定将威海全湾沿岸10英里以内的地方,以及刘公岛和威海湾之群岛,专归英国管辖,为期25年,与俄国租借旅大的期限相同。到1899年4月10日,法国终于迫使清政府同意将广州湾租与法国,为期99年。由于一系列租界条约的签订,列强在中国所划定的势力范围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这些势力范围既经划定,便成为一种带有隐蔽特点的瓜分形式。论者谓此为“隐成瓜分之象”(注:《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卷128,第20页;卷129,第2页;卷130,第2、13页。),是颇有见地的。 有论者称:“反对‘势力范围’的力量集中于两地,一是英国,一是中国。”(注:万异:《1894至1900美国在华之政策》。按:这个美中拓殖公司没有多少资本,基本上是个皮包公司,故所订合同后来成为“死约”。)中国人民是反瓜分的主力,众所周知,在此不赘。那么,英国为什么要反瓜分?道理倒很简单:英国本来就在中国占有优势,所以从它的本意说,不是要均势,而是要继续维持其优势;因为一旦列强共同瓜分中国,它在中国的优势也就化为乌有了。早在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签订之前,英国外交大臣萨里斯堡(Lord Salisburg)便电示其驻华公使窦纳乐(Sir Claude M.Mac Donald)表明英国的态度是:“英国坚决反对瓜分中国。”(注:O'Conor to Salisburg,Jan.30th,1898,Gooch & Temperley,Vol.1,P.8、23.)之后,当英国下院讨论对华政策时,柯缵爵士(Pors Cwyon)的演说最具有代表性,他说:“吾人之政策为尽力防止中国之分裂,且必须防止也;为始终保障其新生,且必须保障也。盖中国广漫渊厚之富源足使其有此新生之资格,以故吾人反对割让中国任何一部之领士,牺牲任何一部之独立。……吾人相信中国领土完整(吾人基此动机而保障其完整)之保障,多在将其开放与世界万国之利益与往来,而不在各锁一方以自立标识而异其称谓也。”(注:万异:《1894至1900美国在华之政策》。按:这个美中拓殖公司没有多少资本,基本上是个皮包公司,故所订合同后来成为“死约”。)所谓“保障中国之新生”,究其实,即保障英国在华之利益也。 英国基于自身的利益,既反对列强瓜分中国,便相应地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1898年3月9日,即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签订的第三天,英国外交部即照会美国,提出两国共同发表宣言,维持中国的门户开放。美国国务院虽然拒绝了英国的提议,但在某些英国人士的反复游说下,时任国务卿的海约翰(John Mileon Hay)对这一政策构想还是很感兴趣。他正想制定一项新的远东政策,以维护美国在华利益。这也是美国总统麦金莱(Willian Mckinley)的想法,他在其国情咨文中谈到中国问题时即表示,要“采取与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相适宜的一切手段,维护我们在那一地区的巨大利益”(注:Charles Champhell Jr.Special Business Interests and Open DoorPolicy,Yale Univ.Press,1968,P.46.)。美国国务院相信,由于美国尚未卷入列强瓜分中国的浪潮,比起英国主动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效果必会更好(注:《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年)》,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1页。)。这样,经过反复酝酿和修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终于出台了。1899年9月6日,海约翰电令美国驻英、法、德、俄、日、意等国大使,将这份以门户开放为中心内容的照会分别致送驻在国政府。它一面承认列强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及既得利益,一面倡导维持门户开放政策。并声明此照会的目的有二:一是“希望为世界商业保留一个公共市场,消灭国际磨擦的危险根源”;一是“并望由此而促成列强在北京采取一致行动,以赞助为巩固清政府及维护中国完整所急需之行政改革”(注:《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0~331页。)。 对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历来评价不一,在此不作详细的评论。但需要指出的是:它仅是一种片面的政策,只要求中国单方面地向美国开放市场,而不是彼此开放。故有论者称:“‘门户开放’完全是美国的政策,它所体现的只是美国的利益。”(注:《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页。)这是切中要害之论。不过,不容讳言,门户开放政策在客观上也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即暂时遏止了瓜分狂潮发展的迅猛势头。由于中国人民反瓜分的救亡运动的兴起及列强之间在瓜分问题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适逢其会,因此它便成为一副适用的调和各方面的办法,使有关列强眼前只好接受这一政策,以维持其已经划定的势力范围和到手的利益。这样,尽管从表面上看门户开放政策似乎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实际上它却推行和维持了一种具有隐蔽性质的瓜分形式,即后来中外人士所公认的“无形瓜分”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