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印度种姓制的渊源(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刘欣如 参加讨论

二、瓦尔纳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产生
    --种姓制形成的第一阶段
    公元前一千纪前叶,亦即吠陀文化后期,是印度北方从世系部落社会向国家转化的时期,也是以婆罗门教为代表的古典印度文化形成的时期。这个宗教系统的社会实践就是瓦尔纳种姓等级制。《吠陀》是公元前1500年前后从中亚移居南亚的使用印欧系语言的人民的宗教经典。从后期《吠陀》文献所表现的地理范围来看,印欧语系的人民已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地区,即犍陀罗和旁遮普一带向东南移动,占据了恒河和雅木纳河之间的河间地并向恒河中游和上游推进。这个迁徙的过程也是牧业经济向半农半牧和定居农业经济转化的过程。
    在早期吠陀时期,从事游牧业的印欧语系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显然低于当地原有的农耕社会。但前者也有优势:他们从中亚地区引进了马和马车,后来又掌握了铁制武器,加上部落世系组织有利于军事行动,所以在军事上更为强大。因此虽然他们没有给考古学家留下很多物质遗存,却使自己的语言即印欧语系的梵文成为印度北方最主要的语言。也就是说,在吠陀部落与当地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以《吠陀》梵文所代表的宗教文化吸收当地的语言成份,成为印度北方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文化。
    吠陀社会分为几个大部落世系。随着人口的增加,这几个大世系又不断分支,同时又有新的部落氏族加入。早期吠陀时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生活在恒河-雅木纳河间地及萨拉斯瓦蒂河一带的有普鲁族和婆罗多族。两族之间有战有和。普鲁族联合10个部落与婆罗多族交战,但被婆罗多族击败。两族合并,后又生成惧卢族和潘查拉族。(注:塔帕:《古代印度社会史》(Romila
    Thapar, Ancient Indian SocialHistory),新德里,1978年,第247页。)潘查拉族(Panchala)一词本意就是五族联合,因此惧卢族和潘查拉族是两个部落联盟。这些部落是吠陀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在河间地一带建立了正统婆罗门教文化,即“雅利安文化”。这个地区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雅利安之地”。但他们是否就是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呢?
    吠陀梵文是印欧语系人口进入南亚以后的产物。它的发音和词汇与其近亲即印度伊朗语支已有所不同,因为它吸收了南亚原有的达罗毗荼语的成份。在吠陀文献指到的人名、部落名称以及记述中,也留下了许多非印欧语系的痕迹。例如在婆罗多族中,有位首领的名字为Divodasa,说明他出身于“达萨族”,吠陀文献中经常提到的非雅利安即非印欧语部落。后期吠陀文献提到普鲁族是“阿修罗一罗刹”,也是一些非雅利安部落的称呼。(注:塔帕:《古代印度社会史》(Romila Thapar,Ancient Indian Social History),新德里,1978年,第256页。)也就是说,创造了正统雅利安-婆罗门教文化的部落世系实际上是各种不同文化的部落融合的产物。只不过吠陀祭祀和吠陀梵文发展成为正统雅利安-婆罗门教文化,认同这个正统的部落即等于加入吠陀文化和部落世系组织。同时,在这个吠陀正统文化部落的周围仍然生活着许多非雅利安部落。罗刹和阿修罗在后来的印度文献中,以及汉译佛经中,都被称为鬼类;实际上是对化外异民族的称呼。而称为“达萨”的部落是雅利安人最有力的对手。据说他们皮肤黑,但很富有,住在有设防的居民点里。另一个部落称为“达修”。他们不仅不举行吠陀式的祭祀,说一种听不懂的语言,(注:原文为anaas,中古印度学者Shyana诠释为an-aas,意为无嘴,即言语不通。但19世纪的西方学者诠释为anaas,即没有鼻子,引申为鼻子扁平,为非雅利安人的特征。特劳曼指出,虽然种族论者反复引用《梨俱吠陀》来说明新到来的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有明显生理差别,因此不属于同一人种,实际上《梨俱吠陀》在提到达萨、达修的特点时,主要是指他们的语言、宗教、习俗与雅利安人不同,只有两处提到这些化外人的皮肤黑(Krshnatvac,Rg Ved.1.130.8;6.40.1),一处提到达修不会说话或者是没有鼻子(Rg Ved.5.29.10)。 见《雅利安人和英属印度》,第211-213页。),德里,1980年,第9-18页。)而且有一些很奇怪的宗教礼仪,简直不是人类。(注:夏尔马:《古代印度的首陀罗》(R.S.Sharma,Shudras in Ancient India)还有一个称为“巴尼”的部族,很善于养牛,但也善于偷抢雅利安人的牛群。这些比当时主要从事牧业的雅利安人更为富有的、定居的人民很可能是印度河城市文明衰落后依然生活在那个地区的半耕半牧的人民。
    以上仅就雅利安人与其它部落的关系做最简单的描述。可以看出,以吠陀祭祀为正统的雅利安人与化外部落集团的冲突是长期的、不断的。但是谁属于哪个阵营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不仅在非雅利安阵营里有风俗各异的部族,雅利安阵营也可以容纳达萨这类集团,只要后者接收吠陀正统。因此,吠陀-雅利安人的阵营是不断扩大的。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部落也分出更多的支系。游牧部落对水草的争夺必然造成世系内部的紧张。因此,就有些雅利安人的支系分裂出去。当然分裂并不等于这些支系脱离吠陀文化,而是在自身迁徙的过程中把这个文化推广到更大的地理范围。例如雅达瓦族就迁徙到索拉斯特拉地区,然后进一步分散到纳尔马达河谷,以及中印度的其它地区。在这个扩散的过程中,不免又吸收当地人口加入吠陀世系组织。
    吠陀雅利安人是按世系组织的社会。从吠陀文献中只能看出世系组织的轮廓,而较后的文献如《摩呵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以及《往事书》的世系篇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这个时期世系的组织结构。这些书的最后成书年代都在公元5世纪前后的芨多时期, 而且各书排出的世系序列各不相同。但是经过详细比较之后,仍能看出世系社会组织的大致结构。这些世系组织起点和终点在各种《往事书》的记载中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起点都是一场原始大水,把人类社会记忆之外的远古时代与世系组织能追溯的最早的祖先划分开。吠陀部落又分为月亮族和太阳族两大支系。最后以摩呵婆罗多大战为终点。因为传说中的这场大战把月亮族基本消灭。它的主要成员不是阵亡就是战后升天。无论历史上是否有这场大战,这个传说无疑象征着世系社会的结束。(注:参看《印度古代社会史》,第356页插入的世系表。)
    从这些世系的神话中可以看出吠陀时代的世系社会有几个特点。一是世系虽然以父系传承,但没有形成严格的长子传承制。二是父系传承是世系的组织原则,但并非是纯粹的血缘关系。在这些世系神话中,支系分裂时往往有意地排除长子继承首领的地位。例如月亮族的雅达瓦支系是雅都的后代。雅都的父亲雅雅提是月亮族的首领,雅都是长子。雅雅提年长以后不愿意传位给后代,反而要向儿子们借用青春。最后只有幼子普鲁答应。普鲁耐心地等待其父厌倦了青春,把青春还给了他,成为月亮族的首领。而雅都只能率部迁徙。《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主情节都是以长子被剥夺继承权而被迫出走为开端。这些后世写成的神话主要是要强调长子继承的正义性,但正说明在吠陀时期这种制度还未成规矩。
    这些扑朔迷离的古神话还常常使我们看到继承父位的男子未必与父亲有血缘关系。例如般都五子没有一个是般都亲生。般都遭仙人诅咒而不能生育,他的两个妻子只得求助于神。其中一个妻子孔提与法神生下毓提式提罗,与因陀罗大神生下勇武的阿周纳,与风神生下毗摩;另一个妻子马德丽与双马神生下一对双胞胎。这些神话进一步说明吠陀社会世系组织的原则在形成,但这个原则并非是纯粹的血缘原则,而是把社会组织起来的方式。用这个组织方式,可以把很多不同的部落氏族集团包容入这个体系。
    “瓦尔纳”这个词在《梨俱吠陀》里已经有了。分白色的“雅利安瓦尔纳”和黑色的“达萨瓦尔纳”两种。(注:《梨俱吠陀》,Rg Vedav.1.104.2;塔帕:《从世系到国家》(Romila Thapar:From Lineageto State),德里1984年,第42 页。)另外,达修、罗刹等化外人民也被称为是黑色的。这里“瓦尔纳”即颜色象征着吠陀文化人民与化外人民的对立。这里不排除吠陀人民与化外人民在肤色上有差别。但是现代人类学已证明肤色是环境的产物。众所周知,印度北方人口确实比南方人口的肤色浅,印度人民非常珍惜浅颜色的皮肤。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月亮族中雅达瓦系的大英雄克里希纳就以黑色皮肤著称。“克里希纳”(Krishna)一词本身就是黑色的意思。 至今很多印度教神庙还把黑色皮肤的克里希纳神像和其弟白皮肤的“大力罗摩”并排供在一起。可见黑色和白色之间最重要的分界不是肤色,而是这个部落是否接收吠陀正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