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印度种姓制的渊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刘欣如 参加讨论

在吠陀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部落世系内部越来越不平等。部落沿着世系的分支,按世系长幼的不同而分化。长年支系演变为贵族支系,称为“罗耆尼亚”(Rajanya),词根是raj,意为发出光辉。罗耆尼亚是集体名词,其个体成员称为“罗耆”(Raja),历史上演变为“王”的称呼。幼年支系演变为平民世系,称为“维什”(Vish),构成部落人口的大多数。罗耆尼亚和维什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罗耆尼亚保护整个部落,并进攻其它部落以夺取牛羊。因此罗耆都要英勇善战。而维什即普通部落成员要从事牧业和农业生产,要向罗耆尼亚和部落的祭司贡献他们的产品。维什是从大世系里分出来的幼年支系。两者虽然地位很不相同,但同出一源的概念还根深蒂固。
    随着吠陀部落向恒河平原扩展,农业生产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罗耆尼亚为部落争夺牛羊进行的战争在部落经济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土地资源则越来越具有重要性。对土地的争夺和占有成为控制部落经济、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础。这个时期的吠陀祭祀中出现了“马祭”-土地占有的象征。部落首领派人把一匹马放出,随它行走,所到之处,就算首领占有的地盘。若有人对此提出挑战,跟随马行走的武士就要迎战,一决胜负。待马回到原地,就被作为牺牲,举行祭祀。于是首领对这片领土的占领得到了神的认可。
    有了土地和农业,部落需要更多的劳动人手。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罗耆尼亚演变为刹帝利瓦尔纳,维什氏族集团演变为吠舍瓦尔纳。刹帝利的词根是kshatra,意为“力量、权力”, 刹帝利就是掌握权力者。而吠舍vaishya一词从维什引申, 意指维什的成员。这两个社会集团的名称的转变的意义在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个大世系中长幼支系之间的关系,而是在一个逐渐形成的以家庭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中两大社会阶层的关系,也就是要发展成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的两大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单就这两个集团的分化来说,是部落社会向阶级社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在吠陀社会内部分化加剧时,它与化外部落集团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雅利安”与“达萨”的对立不再指奉吠陀婆罗门教为正统的部落与化外部落的对立,而是指社会中高贵者与劳动者乃至于奴隶的对立。“雅利阿”(Arya)一词在印度社会中从此变成尊贵者、长者的尊称,而“达萨”(Dasa)一词则意为奴隶。这个变化与吠陀社会内部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农业社会需要的劳力比牧业社会要多得多。达萨部落在与吠陀雅利安人的战争交手中可能是以失败告终,失去了自己的部落氏族组织,成员则沦为依附于吠陀社会的劳动者。达修这个部落似乎在历史上消失了。
    但是在吠陀社会周围还有很多化外部落集团,而吠陀社会在扩大地理范围时不可避免地接触更多的化外集团。“罗刹”在史诗《罗摩衍那》中可能是指德干高原的一个部落。阿修罗继续作为神的对立面而存在于后期吠陀文献中。吠陀社会崇拜的众神很象人间的罗耆尼亚,乘着马车在天上奔驰。而阿修罗则是定居的。(注:《百路梵书》Shathapatha Brahmana,VI.8.1.1-2.)阿修罗极其精明,懂得季节的变化和农业的知识,还会用陶轮制造陶器。他们的葬礼也与吠陀人不同。吠陀人实行火葬,而他们却实行土葬。(注:《百路梵书》Shathapatha Brahmana,Ⅷ。8.1.1;《从世系到国家》,第44-45页。)他们的祭祀活动据说可以控制天气的变化,所以对天神来说也是威胁。(注:《百路梵书》Shathapatha Brahmana,VI.1.6.1.2-4.)这里我们又看到印度河文明后代与吠陀社会交往的痕迹。只是在吠陀社会从牧业向农业人口发展时,农业居民的知识和技能更使他们感到威胁和某种警告。这些与雅利安人对立的集团,总体上被称为“蔑利车”(Mieccha ),意为外人、不洁净者。
    在吠陀雅利安人的内部,世系组织在衰退,刹帝利和吠舍两大集团的分化和对立构成了瓦尔纳制度核心。但是部落首领向统治者、向王权转化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部落成员也不那么轻易放弃较为平等的权利。他们对刹帝利的怨恨在后期吠陀文献中时有表现。而刹帝利王族要确立自己的政治权力则需要部落中的知识分子即祭司的帮助,为他们提供统治的政治理论,并祈求神意的支持。
    吠陀后期的知识分子有为部落举行祭祀的祭司,也有离群索居的思想家。这些被称为“仙人”的思想家对吠陀祭祀的正统地位提出疑问,对一些哲学问题如宇宙、生命等进行思考。祭司由于掌握与神的交流被认为有超自然的权力;在森林中苦行的仙人业因为修行和具有高尚的品德而具有一些超人的能力。他们都构成了瓦尔纳等级制中的婆罗门种姓。
    在这个等级阶梯的下端,很多没有世系关系的劳动者构成了首陀罗瓦尔纳。“首陀罗”,意为“矮小者”,本来也是一个部落的名称。(注:这个部落并没有被征服消灭。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率马其顿军入侵印度时,还与首陀罗伽部(Ksudraka)谈判。见刘欣如:《印度古代的共和国》,《世界历史》1996年第3期,第49页。)但是这里是依附于刹帝利或吠陀家庭的失去世系纽带的人口。
    瓦尔纳等级制就是这样在吠陀社会从牧业向农业经济转化,在吸收各个部落氏族集团加入部落世系的过程中初步成型。这是吠陀社会向阶级国家过渡过程中的一个自我调整。由于即将成为被统治者的部落成员不肯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难免与即将成为统治者的集团抗争,祭祀活动起了极重要的缓冲作用。在部落的大型祭祀如马祭、王祭等场合,大量的牲畜被牺牲,大量的黄油被烧掉。部落成员享受一份祭品。婆罗门也得到大量赠与并为王者写赞歌。这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领袖的威望,为向王权的过渡作准备,另一方面也阻滞财富在社会的积累和集中。因此向国家的过渡被滞缓了。在这几百年的漫长时间里,瓦尔纳等级制得以成熟、巩固。但是这时的瓦尔纳制度还并不是我们在近代社会看到的种姓制。瓦尔纳制只构成种姓制的基本框架,只是种姓制形成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