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德意志殖民帝国存在的时间不长,然而对它进行研究的著作却并不少。其中有些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德国政府方面,一位德国的前殖民总督施里写成一本影响较大的专著,名为《德国殖民地的过去和未来》。该书在1921年被译成英文。它是第一本研究德意志殖民帝国的专著。1938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A·J·P ·泰勒以大量的原始材料为基础,写成一本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名为《德国谋求殖民地的最初企图,1884-1885年》。同年,另一位德国学者鲁丁也出版了一本名为《德国人在喀麦隆,1884-1914年》的专著。这本书堪称早期“修正学派”的作品,书中引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其研究方法也与战后修正学派的风格十分相似。虽然这些书都不是使用原始材料写成的,不过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里,它们却为德意志殖民主义研究的深入进行,做了许多必要的开拓性的准备。 纵观1914-1945年间西方学术界关于殖民主义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几个特点。首先,主要的殖民帝国都比较重视对殖民主义的研究,出版了不少综合性的学术著作,它们为战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准备了条件。其次,所出版的论著基本上都存在这样的两个不足之处:一是由于解密期的限制,大多数著作不能够充分地利用官方的档案,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论著的学术性,还使得这些论著在涉及到官方的意向时,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二是这一时期的许多论著,包括一些学术性著作,都力图说明殖民帝国的建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并竭力粉饰各宗主国所采取的一些引起激烈争议的殖民政策。再次,除了少数对殖民主义持反对态度的学者而外,大多数学者在其著作中都表达了这样的一个基本思想,即帝国的存在,对宗主国和殖民地两方面来说,都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利益。为了使这种状况能够长期的保持下去,最需要的是制订一个对殖民地实施管理的“正确”方法。此外,1914-1945年间出版的论著,大都受到官方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为政府的宣传目的服务。所以即使是那些很有学术价值的论述,也都带有较为浓厚的说教色彩。这也是它们“与50年代后所出版的著作之间存在的一个明显区别。因为随着非殖民化运动的进展,终于使得学者们可以不受过去的那些限制而自由地研究殖民主义的历史了”。〔7〕 三、战后殖民主义研究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有人曾对战后殖民主义研究做过这样的评价:“就对殖民主义的研究而言,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绝大多数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都是在1945年之后出版的,它们的数量现在还继续不断地增加,以致我们很难以一个较小的篇幅来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评价”。〔8 〕的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学术界对殖民主义的研究迅速发展,大量有关殖民主义研究的论著纷纷问世。到90年代初,根据从电脑中所调集到的有关殖民主义研究的论著来看,已达上千种。因此,为更好地把握战后殖民主义的研究状况,应对它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战之后的社会发展表明,随着社会主义的力量不断扩大,非殖民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虽在世界范围之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资本主义并没有因丧失殖民地而消亡,殖民地在政治上的独立似乎也没有结束宗主国对它们的控制和剥削。特别是在非洲的某些地区,与1880年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战后世界出现这样的一种局面,促使欧洲一些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者对此进行认真的思考,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其中影响最大者便是P·A·巴兰。1957年,巴兰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增长政治经济学》。该书的问世,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它使许多从事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状况研究的学者们,大多接受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即以欧洲和北美为一方,以那些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为另一方,它们两者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基本关系主要是经济上的关系,而不是政治上的关系。只要富国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国家,那么穷国不论是殖民地还是获得独立的国家,都将面临这样的一个困境:要么作为富国的“卫星国”而处于屈从的地位;要么作为原材料的生产者和进口工业品的消费者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政治上的非殖民化进程,将不会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除非这些新独立的国家能利用政治上的自主优势,不去选择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同时割断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才有可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产生重大变革。〔9〕在五、六十年代里, 这样的观点引起了一场在政治学术界很有影响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现代第三世界国家所存在的贫困局面,是否为帝国主义列强长期推行殖民主义的必然结果。巴兰的支持者们都认为:在把欠发达国家的经济逐步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的剥削导致了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为支持或反对这样的一种观点,西方学术界包括那些依附论--世界体系论者,都加强了殖民主义进程的研究。力图通过对过去历史事实的重新审视,对殖民主义历史作用的进一步认识,来证实与发展各自的理论。他们的这些努力,不仅深化了对现代资本主义和世界体系的认识,加强了对中心与外缘之间关系的研究,还进一步推动了战后殖民主义史研究的自身发展,形成了一个兴盛的局面。 导致战后殖民主义研究深入进行的另一个原因,便是殖民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区域研究的全面兴起。在二战后的10年内,虽然有不少亚洲和北非的殖民地先后获得独立的地位,但西方宗主国此时的基本看法仍是: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太平洋和加勒比地区的殖民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仍将处于依附和从属的地位。因此“要想使那些日益明了自身依附地位的殖民地人民仍然能继续接受殖民主义的统治,就必须要适当考虑殖民地人民的利益。结果使宗主国在许多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以至这一段时期被称之为‘福利殖民主义时期’。”〔10〕相对以前而言,宗主国对殖民地、甚至是那些已获独立的前殖民地的内部事务更加关注,并且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投资。战后殖民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宗主国政策调整之后的直接产物。结果使战后初期殖民地或前殖民地内的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殖民地内这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状况,无疑为殖民主义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以个别殖民地或殖民地内某一个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当地所搜集的第一手材料为主要资料来源的“区域”研究便迅速发展起来。并推动着殖民主义的研究在战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区域”研究的进行产生了两个直接的影响。一是在进行“区域”研究的基础上,殖民地内第一代本土学者迅速崛起,他们很快取代了那些欧洲人,在区域研究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在他们看来,殖民主义是外部世界强加给当地社会的东西,它阻碍了殖民地社会的正常发展。“区域”研究所产生的另一个直接的影响是:对当地的原始资料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整理和保存。因为在许多殖民地社会中,许多地区还不存在文字,即使有被保留下来的一些书面材料,大都也只局限于记载政府的日常事务以及宗教团体的行为。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研究的发展,就必须对殖民地的原始资料进行广泛的搜集与整理,并利用它们来充分说明问题。为取得和保存这些资料,新一代的史学家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尽管这样的一些口述史料和实物资料本身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但他们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当殖民主义的历史几乎全是由欧洲人根据他们所拥有的材料写成的时候,它们的出现至少可以改变欧洲人在此领域内一统天下的局面”。〔11〕 除了上述的两点原因而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直接促进了战后殖民主义研究的发展。其一,随着战后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宗主国向殖民地移交权力的进程大大加快,人们对这些运动的性质及起源所表现出的兴趣也在与日俱增。同时,每当一个殖民地获得了独立,新的民族主义政府往往迫切需要推出关于自己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史,来体现事业的正义性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由于这样的一些需要,使得东西方的学者们对殖民地的历史更为重视。因此,大批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论著应运而生。其二,战后殖民主义研究在质量上的不断提高,也与许多国家有关殖民地的档案材料相继公开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曾为最大殖民帝国的英国,在60年代里一改50年解密期的惯例,将它缩减为30年。这使得人们在80年代里,就能够利用四、五十年代的一些官方档案材料来进行殖民主义研究。这些政府行为极大地推动了历史学家们从事更为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其三,在二战之后,殖民主义史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终于在学术界得到承认。在1914-1945年间,欧洲许多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殖民主义史的研究还只是附属于常规历史教学的课程。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培养殖民地管理人员。但到1945年后,特别是进入60年代之后,随着非殖民化的进展与殖民帝国的相继瓦解,这门课程的功利色彩便逐渐消失了。于是殖民主义史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