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第安人与黄帝、蚩尤的关系 1992年6月19日《华声报》刊载了《轩辕黄帝族移民美洲,易洛魁人是其裔胄》一文,该文谓:1991年美国华盛顿《国家地理》10月第180卷第4号(期),刊登的布鲁治·约瑟的论文《奥次顿哥》,介绍了在莫哈克河奥次顿哥村易洛魁人保存的鹿皮画彩图,一幅是《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另一幅是《蚩尤风后归墟扶桑值夜图》。这两幅彩图,为今美国纽约州的易洛魁人是6000年至5000年前移民美洲的中国轩辕黄帝族的裔胄,提供了确凿有力的证据。现附黑白复印图如下: 图一画面的上方是二十八宿环绕中央的天鼋,黄帝属土,与星象相配即为土星;土星二十八年运行一周天,每年临行二十八宿之一,故土星又名“镇星”,意谓镇得往二十八宿。东方七宿为“青龙”,其帝为东帝伏牺;南方七宿为“朱鸟”,其帝为南帝炎帝;西方七宿为“白虎”,其帝为西帝少昊;北方七宿为“龟坨”,其帝为北帝颛顼。而中央之帝,居于中土,临驾四方之帝。故二十八宿的象征意义:黄帝是镇得住二十八宿(四方之帝)的镇星,因而这个图形是黄帝征服四方,统一天下的象征。“天鼋”本是黄帝族的象征,相传著名的黄帝与蚩尤大战之时,蚩尤作大雾三日,黄帝的将士都迷失了方向,军师风后献计说:“将天鼋军旗之天鼋头对天山指西北,尾向东南,四足定四方。”二十八宿中间的天鼋形象,据欧阳明、王大有、宋宝忠诸位学者的分析,这个天鼋就是这个流传数千年的史话的缩影。由上分析可证,二十八宿环绕天鼋的图象,应是轩辕氏黄帝族的图腾微帜,它象征着黄帝族征服四方、统一天下辉煌历史,也是黄帝族独特的图腾标志。 图二中的蚩尤,本是炎帝族中强有力的优胜者,他本是炎帝的继承者之一,曾一度获得“古帝”的称号,只是由于面对强大的黄帝部落联盟(包括炎帝之后争继帝位的失败者),以蚩尤为首的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多次激烈的战斗,蚩尤部族终于以惨败而告终。(注:详见拙作《蚩尤新探》,原载1992年第1期《贵州大学学报》,《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全文复印转载。)蚩尤部族的一部分因战争而死亡,一部分战败后散落四分,一部分则归附于黄帝族。故图二中的蚩尤头上所戴的是“炎帝的椎形五联冠,冠上为篦形轩辕日历轮”。(注:均见1992年6月19日《华声报》。)体现了黄帝与蚩尤大战后,炎黄两族的更次融合。关于图二其它部分的分析,学者们认为轩辕日历轮”上面有两个蛙(龟)形人,其下又有两个菱形符号,象征四时八节,又有两个“执手”,由风后由右向左推动,于是蚩尤奔跑起来,足下是日落的红色禺谷,右臂下垂,有二只陌乌堕落,代表二更已过,左臂高举,指向月亮,月亮中天,说明是三更子夜,双臂成太极S曲线,由右向左旋,为先天太极图,与天鼋图亦为先天八卦方位,证明两图均为先天伏牺八卦时代的产物(注:均见1992年6月19日《华声报》。)。 今美国纽约州易洛魁人保存的两幅鹿皮彩图,确实证明了黄帝族后裔的一支,曾由海路移居美洲,易洛魁人即是其传人。 二、美洲古文明与夏、商、周三代古文明 美洲的“前古典时期”,约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250年。属于这一时期早期的文明,主要有两个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文明,一是位于墨西哥湾沿海低地的奥尔美克(O lmeca)文明,一是在南美安第斯高原上的查文(Chavin)文明。在前古典时期的晚期出现了文字。 “古典时期”约从公元前250年~1000年,这一时期文明之花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普遍开放,而最著名的则是玛雅诸城邦。玛雅地区的文化较为发达也较有特色。 “后古典时期”约从公元900年~500年,墨西哥和中美洲有强盛的托尔特克“帝国”,与后来的阿兹特克“帝国”;南美洲安第斯山中部地区则有奇穆“帝国”和印卡“帝国”。 “古典时期”与“后古典时期”,在安第斯山中部地区(包括今秘鲁、波利维亚和危瓜多尔的部分地区),中部美洲地区(包括今墨西哥和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与萨尔瓦多),这两个地区孕育出了拉丁美洲的四大文明,即托尔特克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卡文明,而其中后三种文明的影响尤为显著(注:这一段主要参考郝名玮、徐世澄的《拉丁美洲文明》一书28页--30页,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 下面让我们考察一下,中华古文明东渡美洲的若干证据。 1.商代文明对奥尔梅克文明(约公元前1200年至前300年)的影响。据1992年2月28日《华声报》王大有、宋宝忠,王双有的报导,纽约《世界日报》1996年11月1日的报导,主要证据如下: 证据之一:考古学家在奥尔梅克文化遗址拉文塔祭祀中心地下数英尺的沙中,发掘出16尊高约七八英寸的雕像与玉圭。玉圭上所刻的铭文,其字体介于大汶口文化陶文和殷墟甲骨文、三代吉金文之间。所谓“玉圭”,据《尚书·尧典》所载玉圭为“群后”即王侯身份的信符。长条形,上端呈三角状。乃是古代王侯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所用的礼器。生时执圭用于朝聘,在死后刻其名号于上并供祀于宗庙,即成为“神主牌位”,立于墓前即相当于“碑”。此六圭为镇圭(玉圭),上刻祖先名号,明显属于祖先的神主牌位,以此祭祀祖先。此六圭之形态与山东龙山文化日照两城镇玉斧--平首圭形制相同。六圭的文字为阴文契刻,刻写方式与殷墟甲骨文相同。线形方块字,自上而下书写,其结构方式和书写习惯与甲骨文相同。 六圭白色,十五尊雕像黑色、一尊红色。这种崇白、尚黑、贵红(太阳崇拜),恰为东夷先祖的少昊氏(西帝、金星神)的习俗,殷人继承了这种习俗。由此而推,红雕像当为少昊氏或帝喾,其余的黑色雕像为商代的祖先,六圭的铭文与红、黑雕像相对应,构成了一个有文字记载有形像显示的宗祀整体,以示东渡美洲殷人的根思之念。 又96年2月份,俄克拉何马中央州立大学的中国学者许辉教授,发表了《奥尔梅克文明起源》的专著,详细地阐述了殷商文化的衰落与奥尔梅克文明崛起的密切联系。许教授在拉文塔出土的玉圭与玉雕上曾寻觅到200多个甲骨文字样,他曾带着其中146个字模,两次回中国,请好几位中国古文字权威专家观看鉴定,又得出了“这些字属于中国先秦文字字体”的肯定结论。由于中国古文字的确凿依据,也由于96年9月间,北京商代学术专家陈汉平访问华府画廊时,破译了拉文塔出土的第四号文物的一件玉圭上的符号文字,意谓:“统治者和首领们建立了王国的基础。”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殷末军事统帅攸侯喜和摩且王(徐方领袖)统帅殷朝军民,约在公元前1120年从东海出发,经日本,东渡太平洋,抵达墨西哥海岸,在拉文塔定居,并建神庙,告祭祖先,因而才有拉文塔遗址中的玉圭与玉雕。殷商文明,为当地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和天文地理知识,从而导致美洲第一个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的兴起与形成。又据调查得知,在羲(支或中)华华州、市、村居住的殷福布人自称为殷人后裔,他们彼此每日相见、起床、吃饭、睡觉时必说:“YINDIAN(殷地安)”,以表示东渡美洲的殷人遗民对“殷地安阳(商都)”的深切思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