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五王”与“四天子”说:一种“世界观念”在亚欧大陆的流动(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王永平 参加讨论

在这段史料中,关于世界诸王的划分,实际上提到了两种说法:一种是伊夫里宗将世界分给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罗马诸王和粟特诸王的祖先、突厥诸王和中国诸王的祖先、伊朗和伊拉克诸王库思老的祖先。按照这种说法,世界划分为三个系统,即罗马-拜占庭系、突厥和中国系、伊拉克阿拉伯系。在这个系统中,突厥和中国合为一个系统,而印度则没有被提到。另一种是“王中之王”伊拉克王、罗马国王、突厥和吐蕃可汗、中国天子,他们都是艾夫里宗的子孙,而大印度国王白勒海拉虽然还是同样不在其列,但却特意强调其为印度的“众王之王”;另外还提到了东非诸王、东印度洋诸王、南海诸王及斯拉夫国王。这个系统的描述比较全面,并且已经具有了前述“五王”或“四主”说的雏形。所谓伊夫里宗或艾夫里宗应为同一意思。据宋岘先生解释:“波斯语人名,源自伊朗第一个统治阶级--菲什达德(Fishdād)的某位君主的名字--夫里宗(Fridhūn)。传说他即是《圣经》中的诺亚,也有传说他是双角王--希腊的马其顿王菲利浦·亚历山大。”(30)诺亚方舟和大洪水的故事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曾经提到。《圣经》中说:诺亚夫妇有三个儿子,上帝在大洪水毁灭世界之前,选中了诺亚一家,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31)而“双角王”的传说则出现在《古兰经》故事中:“双角王这个远征的开拓者挺进到了马格里布。一路上,他的队伍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所以如此,是真主在支持他,向他提供了所需要的一切,使他常胜不败。”(32)关于“双角王”类型的故事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流传,其原型是关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说。(33)亚历山大大帝通过大规模的远征,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他死后,帝国迅速分裂为托勒密、塞琉古和马其顿三个王国。前述两种说法明显是受到了这两种传说的影响,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波斯、阿拉伯文化融合与吸收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痕迹。
    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关于世界的描述还见于伊本·法基赫(Ibn Al-Faklh)的著述中引录阿卜杜勒(Abdallah bin’Amr al-As bin Wāil as-Sahamī)的记载:大地(世界)状似一只鸟,分为头、两翅、胸、尾等五部分。其头部乃中国,其右翅乃印度,其左翅乃(黑海的)可萨突厥人(Khazar);其胸部是麦加(Mekke)、汉志(Hidjāz)、叙利亚、伊拉克和埃及;其尾乃从扎特-胡马姆(Dzāt al-Humām,指埃及的边界地区)到马格里布的整个地区,该地区是鸟体最次要的部分。(34)
    法基赫约为9世纪末10世纪初人,著有《各国志》(al-Buldan,又译作《列国志》),约成书于902年。阿卜杜勒约卒于675年,他关于世界的描述应该是古代阿拉伯文献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资料了。(35)在这段描述中,虽然还没有出现关于世界诸国(王)的排序,但从阿拉伯地处胸部心脏地位、中国为头部、突厥和印度分别为两翼、西方为尾部最次要部分来看,已经有了后来阿拉伯古文献中关于世界诸王排序的萌芽。
    三、印度、中国和中亚流传的“四天子说”
    在前引《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无论是借中国皇帝之口所说的“五王说”,还是宣称印度和中国人都一致认为的“四主”说,据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考证,都来源于古代印度的“四天子说”(36)。
    “四天子说”反映了佛教僧人的“世界”地理观,它最早见于东晋时从天竺来的僧人迦留陀迦(Kalodaka)译的《十二游经》:“阎浮提中有十六大国,八万四千域,有八国王,四天子。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子,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国天子,土地饶金银璧玉。西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马。”(37)
    该经译于392年。“阎浮提”是梵文Jambudvipa的音译,又译作“赡部洲”“剡浮洲”。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中央有赡部树(Jambu),所以把人类居住的大地称为赡部洲。印度佛教徒根据他们的了解,把赡部洲看成是四天子所统治。其实,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曾派遣朱应、康泰等出使扶南(今柬埔寨一带),就听说了类似的传闻。据康泰等人返国后撰写的见闻录《外国传》(或称《吴时外国传》)载:“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大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也。”(38)
    这里的“外国”不外乎是他所出使的扶南或其他南海诸国。当时从印度到南海诸国的海上交通非常频繁,包括扶南在内的南海诸国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源自印度的这种“四天子说”自然也会传入这些地区。朱应、康泰等人在出使扶南时,恰逢天竺回访扶南的使者“陈、宋等二人以月支马四匹报(扶南王范)旃”,因具问天竺土俗,“以为在天地之中也”(39)。所以,康泰等人听说“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的“外国”,大概是指自称“在天地之中”的这两位印度使者所说。换言之,加上印度,正好应该符合“四天子说”。
    东晋时赴印度求法的僧人智猛也听说过“四天子说”。据《高僧传·智猛传》载:“到罽宾国……有大德罗汉,见猛至欢喜。猛咨问方士,为说‘四天子’事,具在猛传。”(40)所谓“猛传”,大约是指智猛回国后撰写的《游行外国传》一书,该书记载了他在印度的游历经过,其中应该就有他在罽宾国听到的关于“四天子”的说法。可惜该书早已亡佚,仅见于隋唐《经籍志》著录。(41)
    到唐代,玄奘在西游印度回国后,撰成《大唐西域记》,展现了他所了解到的当时世界。他在序言中写道:“时无轮王应运,赡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则暑湿宜象,西宝主乃临海盈宝,北马主寒劲宜马,东人主和畅多人。”(42)
    玄奘所说的世界是由人、马、宝、象四主所统治,但法师并未明言这四主究竟是指哪些地区或国家。一般来说,人主是指中国,象主是指印度,马主是指当时北方的突厥,宝主是指拂菻,也即东罗马帝国,(43)这样就和《十二游经》和《外国传》中的记载较相契合。但在道宣撰写的《续高僧传·玄奘传》中却又提到:“彼土常传,赡部一洲,四王所治。东谓脂那,主人王也;西谓波斯,主宝王也;南谓印度,主象王也;北谓猃狁,主马王也。皆谓四国,藉斯以治,即因为言。”(4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