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有关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可参见[德]利奇温《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文化接触》,朱杰勤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德]尤根·欧斯特哈默:《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刘兴华译,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432页。 ③相关专著可参见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英]约·罗伯茨《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蒋重跃、刘林海译,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美]M.G.马森《西方的中国形象: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杨德山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常邵民、明毅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④参见周宁《另一种东方主义:超越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⑤参见周宁《跨文化形象学:以中国为方法》,《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3期;《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东南学术》2011年第5期;《跨文化形象学:问题与方法的困境》,《厦门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⑥[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第12页。 ⑦重要的和较近的研究成果参见陈晓华《中西互动视角下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许苏民《中国哲学自然神论之普世性的发现--论伏尔泰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人文杂志》2013年第6期;张西平《简论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的文化意义》,《世界哲学》2008年第1期;刘家和《关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统一性问题--对黑格尔曲解中国历史特点的驳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王景华《论黑格尔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批判》,《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许明龙《孟德斯鸠与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徐爱国《孟德斯鸠论中国法:〈论法的精神〉与〈法意〉“复案”之比较研读》,《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2期。 ⑧⑨[德]尤根·欧斯特哈默:《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和亚洲帝国》,第28、63页。 ⑩[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3页。 (11)[法]伏尔泰:《风俗论》(上),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5页。 (12)[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4-85页。 (13)参见[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5-96页。 (14)参见周保巍《走向文明:休谟启蒙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44-145页。 (15)关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社会发展理论,可参见Christopher Berry,Social Theory of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7。 (1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1994年重印),第65页。 (17)冯秉正(1669-1748),法国传教士,1703年来华,经历康、雍、乾三朝,测绘地图、传播教理。他以《通鉴纲目》一书为主,博采其他史书,将中国历史翻译成法文,于1737年将书稿寄回法国。格鲁贤于1777-1783年间在巴黎将此书分12卷付梓,并附地图和说明图。同年又有人将此书翻译成意大利文。这一巨著奠定了冯秉正作为“法国汉学家奠基者”的历史地位。它为欧洲人研究中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8)[美]M.G.马森:《西方的中国形象: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第81页。 (19)参见[英]克里斯托弗·贝里《社会性与社会化》,载[英]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贾宁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22)(23)[美]珍妮弗·皮茨:《转向帝国:英法帝国自由主义的兴起》,金毅、许鸿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0、182、363页。 (21)[德]尤根·欧斯特哈默:《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第416页。 (24)Michael Levin,J.S.Mill on 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Routledge,2004.p.9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