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加洛林时代的史学形式及其价值(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贵州社会科学》 赵立行 参加讨论

中世纪编年史的出现和丰富,标志着中世纪历史编纂学的进步,因为与年代记相比,编年史转换了历史叙述的视角,不再把历史看成纯粹计算复活节的工具,而是将其看成记录所发生历史事件的载体。编年史把记述的重心从时间图表转向了事件的进程,从而大大丰富了历史的内容,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加洛林时代是一个文化重新建构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古典的文化已经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而告一段落,文化极度落后的蛮族王国和基督教文化的结合,迎来了一个新兴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是在信仰的主导下,通过各种文化要素的妥协和整合完成的。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历史必然要反映当时所存在的社会现实,必然要体现当时人的思考,脱离了中世纪历史学家和那些历史著作所存在的语境,我们就无从对他们做出客观的评价。因此,尽管在他们的著作中我们看到了种种的“荒谬”,包括他们用虚幻的神意来解释历史;用毫无根由的神迹来构筑历史;用毫无个性化的标准来塑造不同的个体,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些著作同样在述说着中世纪确实存在的“事实”。历史事实不仅仅意味着所述的事件的客观和准确,也意味所叙述的内容是否能够反映时代的情感和特征。这些历史记录了中世纪人们所坚信不疑的东西,记录了能够激荡中世纪人心灵的内容,它反映了构成中世纪人思维的要素,体现了中世纪之所以为中世纪的特征。正因如此,我们才能通过他们的著作了解了中世纪人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认识世界和历史的方式,从而使我们得以把握中世纪时代的脉搏。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哪怕是在我们看来并不客观真实的历史内容,同样向我们“客观地”传递着中世纪的信息,我们也应该承认,这些记述中世纪历史的著作本身也是中世纪历史事实的一部分,成为向我们当代人展示中世纪世界之特色的重要窗口。
    注释:
    ①此处的奥古斯丁,后被称为“英国教会之祖”,与写作《上帝之城》的希波主教奥古斯丁同名,但并非同一人。
    原文参考文献:
    [1]Ernast Breisach.Historiography:Ancient,Medieva land Modern[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98.
    [2]Alcuin.life of Willibrord[C]//C.H,Talbot.The Anglo-Saxon Missionaries in Germany,Being the Lives of SS.Willibrord,Boniface,Leoba and Lebuin Together with the Hodoepericon of St.Willibald and a selection from the correspondenceof St.Boniface.Sheet and Ward,1954.
    [3]Hnery Osborn Taylor.The Medieval Mind,A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and Emotion in the Middle Ages,Vol.1,[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5:172.
    [4]Denys Hay.Annalists and Historians[M].Methuen & Co Ltd.,1977:36.
    [5](法兰克)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Asser.Life of King Alfred,from Six Old English Chronicles[M].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Dr.J.A.Giles.London,1847.
    [7]Hayden White,The Content of the Form: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M].Johns Hopkins Univ.Press,1987:6-7.
    [8]The annals of st-bertin[M].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Janet L.Nelson.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1:839.
    [9]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M].Dover Publications,Inc.,1962.
    [10]Royal Frankish Annals and Nithard's Histories[M].Translated by Bernhard Walter Scholz with Barbara Roger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70.
    [11](美)汤普森.历史著作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3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