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国际舆情视阈下的中日“间岛”交涉问题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郑毅 李少鹏 参加讨论

正因为如此,日本外务省在1907年10月21日收到驻美大使寄回的报纸原件后,借此前中国政府向延吉地区调拨军队、加强地方治安以及边防力量为由,于25日同时发电报给日本驻美、英、法、德、俄、意、奥等国使节,说明清政府向“间岛”地区派兵等问题,企图以一种弱者的姿态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并声称:一旦引发冲突,责任全在中方。[10]
    当日本找到一些佐证“间岛所属未定”的资料、形成外交文书之后,在向中国外交部门提出交涉的同时,有时也会将证据一并发送给其驻外各使馆。一方面是告知,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帮助搜集证据或在当地加强宣传。比如在满蒙史学者内藤湖南受日本军方委托调查,发现法国传教士雷孝思在康熙年间绘制的满洲地图中有支持日方主张的内容时,1908年1月15日日本外相致电驻法大使,令其联络驻荷使馆在当地查找此地图原件,寻找证据。
    有趣的是在中日交涉的中后期,日本在确切得知英美不会干预之后,类似的同时发向多个日本驻外使馆的电报,在日本外交档案中就凭空消失了。其实从上文所列举的东京和驻外使馆之间的频繁互动就能感觉到,日本政府对国际舆论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几乎所有从欧美使领馆发回的相关邮件、电报,外务省收到后都迅速做出回复或处置;一旦出现新情况,迅速向其作出“官方”说明和解释,以应对未知的舆论危机。
    二、中国舆论对“间岛问题”的反应
    中国社会舆论对日本挑起“间岛问题”的反应非常强烈,大大超出了日本政府的预料。在交涉初期的日本外交档案中还能看到多件日本政府人员的评论,说清国反应有点“神经过敏”,超出了他们的预料。“间岛”交涉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时任日本驻吉林领事岛川毅三郎当时在和吉林实业学堂斋务长刘芳谈话时曾说:“间岛不过数十里之地,而贵国犹如是力争,其待敝国之感情,无乃太薄欤?”[11]1都可以反映出中国反应之激烈。以至于在交涉后期,中方代表梁敦彦多次明示、暗示日本驻华公使,在“间岛问题”上中方绝不会让步,而日本应当在此问题上妥协,以换取中国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
    清政府在“间岛问题”上表现出罕见的对日强硬态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中方主张的依据真实可靠,且该地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另一方面,国内舆论对清政府的压力也是迫使其采取强硬姿态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挑起“间岛”交涉后不久,1907年9月13日,留日学生总会就发《公电》给军机处、外务部,请政府坚持主权:
    近日本报载,日俄、日法两协约之效力,云俄于外蒙古、法于云南、日于福建,扩张必收大效。报章显揭,政策昭然。而日本今强争间岛,益力实其先导,我国若稍退却,列强群起均势,瓜分之祸立见。务求坚持我领,万勿让步。[12]15b
    9月25日,福建学生会也发公电给政府,请政府保全领土完整。[13]除爱国心切的青年学子外,吉林地方民众也强烈抗议日本的侵略行为。在1907年交涉之初,就曾由吉林地方自治会呈外务部“中韩国界地图一轴及中韩国界地理志一册”②,详细论证了延吉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08年初由吉林学务处出版的《教育官报》的首期至四期,连载了由吉林实业学堂教师刘芳翻译的《满洲地志》的相关章节,其在序言中就明确指出:
    自日人守东亚和平之虚名,于满洲全部,不便染指,于是变其方针,以谋间岛。推起来意,始欲以间岛为独立国,则与中国无关系;继欲以间岛为韩属地,则可受其保护;终则欲以为日本之殖民地,为琉球、为台湾。[11]1
    可见当时吉林知识界对日本图谋是非常清楚的。在此前中韩勘界时--无论是康熙时期的穆克登查边,还是光绪时的两次勘界--中方勘界人员主要由吉林地方政府派遣,中央政府保存的勘界资料相当有限③。而在此时,二十年前参与过光绪勘界的当事人可能还健在;当时的许多中方档案、图籍也保存在吉林省城,吉林的知识分子是最清楚此中曲直的,有义务和责任向社会说明此问题的来龙去脉。因此,此时吉林地方舆论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尤为强硬。
    当时除了这些特定的群体外,报纸发挥了对舆论最大的引导作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申报》对此事的跟踪报道。
    早在“间岛”交涉前的1907年3月30日,该报的“论说”栏目就刊登了名为《间岛纪略》的评论,提醒国人关注这一地区日本人的活动。到9月交涉发生之后,3日、4日、15日、16日、25日该报接连对此事进行了系列跟踪报道。10月的报道更为频繁,如2日《调员办理间岛交涉翻译》、6日《中国派兵间岛》、10日《间岛交涉近闻》、12日《中政府要求日人撤退间岛驻兵》、13日“专电”、17日《朱中丞电请注意间岛交涉》、18日《西报纪间岛派兵事》、19日《间岛华兵骚动》、24日《论统计》等,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的中国舆论界对“间岛”交涉的要求极其明确,对清政府的交涉持批评态度的舆论占主流,如:
    夫自间岛问题发生以来,已一年矣。日人于未经交涉之前,预为调查,预为筹画。既经交涉以后,增兵筹饷,节节注意。中国则于事前既懵然不知,事后始派员查勘,查勘后始商议办法。然其所谓办法者,特敷衍而已。几见外部发一议、出一策以与日本抗争者。……既无外交人才以为之前锋,又无兵力以为之后盾,欲怒不敢,欲言不敢,只有拱手隐忍以让之而已。[14]
    夫图们江北明明为吉林南部延吉厅所辖之属地,而外人乃竞捏造间岛之新名词,以与我强争硬索,交涉至三四年而不决者。盖一误于光绪二十年前用怀柔远人之策,弛吉韩界禁,致韩民得以越境垦种;再误于三十年间,中韩两国派员会勘界务之举迁延中止;三误于间岛交涉既起,中国外交家犹未知图们江北之果有间岛与否,间岛之果属我领土与否,不能考查确实,强硬以与日人谈判。遂致此案交涉延宕至今,而卒不得判定之结果。[1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