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威慑”与“禁忌”:艾森豪威尔政府在韩国的核部署(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陈波 参加讨论

不过,国务院对这个问题的态度还是很谨慎。11月7日,帕森斯致电驻韩使馆表明了国务院的立场:“只可有确切证据表明中朝违反了停战协定之后再引入……(约一行文本未解密--引者注)武器,因为这一在韩国的‘新面貌’将会导致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的修订,长、短期目标都要修改”。(27)11月底,国务院和国防部在部署双用武器280毫米火炮和“忠实约翰”火箭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东北亚事务科反对的理由是担心引起盟国特别是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不良反应。而且,引入新式武器显然破坏了停战协定。(28)驻韩使馆的看法则居于二者之间,倾向于部署双用武器但不携带核弹头。(29)12月18日,美国总统批准了将海外驻军由19个师减少到17个,驻韩国的两个师被暂时排除在外。(30)
    在1957年1月31日召开的国安会第311次会议上,与会者再次讨论了对韩援助与军事部署问题,并就NSC5702号文件提出的四种方案进行分析。杜勒斯认为,韩国的军事安排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韩国国内形势;二是停战协定。(31)制止侵略的有效手段是核威慑,以及美国摧毁中国和朝鲜主要工业的能力。“大幅度削减韩国可见的军事力量将导致严重的国内反应。最能消除韩国人疑虑的方式莫过于装备原子武器,尽管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所以,国务卿支持方案B,即向驻韩美军提供“常规-核武器双用装备”,将20个现役师中的4个转入预备役,以及3个战斗机编队转换成喷气式飞机编队。(32)
    但时隔数月,一度赞成向韩国引入双用武器的杜勒斯又退回到原来的立场,认为“现代化”应该得到盟国的支持。他担心过快地在远东部署核武器会在日本民众中产生不良反应而损害美日关系,同时李承晚可能以美方违反停战协定为契机武力北进。因此,杜勒斯坚持“如果引入计划不是为了裁减韩军和削减预算的目的,本人是不会批准的”。(33)军方一直力推的驻韩美军“现代化”方案再次受挫,同步进行的韩军裁减谈判也遭到了韩国政府的顽固抵制而毫无进展。李承晚对裁军的态度成为美国在韩部署核武器的重要推动力,国务院不得不以装备核武器作为交换条件,获取韩国政府同意裁军。
    三、李承晚政府、韩军裁减与华盛顿的核部署决策
    对于朝鲜停战后韩军的规模,1953年上半年制定的NSC147号文件规定为20个现役师和一定数量的海军和空军。(34)同年的NSC157和170/1号均继承了这一规定。尽管1953年10月和1954年3月,韩国政府两度要求美国援建韩军到35-40个师,但均没有如愿。(35)1954年7月底,美韩首脑会晤就军队规模达成一致:韩军保持总人数71.5万人,其中陆军65.5万人,并开始筹建预备役部队。(36)在会晤期间召开的国安会第208次会议上,杜勒斯对改善韩国空军装备的建议持保留意见:“当美国给蒋介石这些装备的时候,我们有言在先,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中国大陆。……如果我们给韩国人飞机,他们会去轰炸鸭绿江。我们不应把飞机给那些目标与我们不同、以邻为壑甚至能从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渔利的国家。”(37)1955年的韩军规模最终以11月修订《共同谅解备忘录》的形式确定下来。(38)
    NSC5514号对韩政策文件表示要继续促进韩国作为军事盟国的发展,将强化韩军现役部队战斗力、增加预备役部队与适时裁军结合起来。(39)裁减现役军队成为美国对韩军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55年5月底,在致罗伯逊的电报中,驻韩大使威廉·莱西(William Lacy)分析了裁减韩军的内外影响:“在韩国的军事部署无疑是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唯一的稳定力量。同时,它也是远东地区总体局势的重要政治因素。……因此,减少韩军规模在整个远东地区都会产生震动。”而对美韩同盟内部关系来说,裁军“会使我们同韩国政府的关系变得更加困难。美国对其事务的影响力也将大幅降低,包括对其武力统一目标所能施加的限制。……这一限制的主要方面就是美国民事和军事官员同韩国军方领导人建立的关系。”裁军还会对韩国社会稳定造成冲击,“因为能够获得美国军事援助一直是李承晚维持强大政治力量的源泉之一。”考虑到1956年韩国大选在即,大使馆对华盛顿设定的裁军时机表示怀疑。(40)然而,军方裁减韩军的愿望是强烈的。9月6日,远东司令官莱姆尼策甚至向参联会提交了未来几年韩军裁减的步骤。(41)1955年下半年,李承晚借中立国监察委员会问题发起反美运动。期间,美国通过韩国军方得到李承晚不会重新挑起战争的保证。这种事态使决策层认识到大使馆5月份报告的正确性:韩军裁减事务不宜操之过急。而且,对驻韩美军“现代化”问题各执一词的美国高官们也无暇顾及裁军一事。
    1956年下半年波匈事件爆发,苏联对东欧盟国使用武力,而美国并没有实施“解放”战略瓦解社会主义阵营。李承晚在东欧危机期间,再次打出北进的旗号,动员民众示威游行,“声援匈牙利人民”,并号召“北朝鲜同胞起义”。(42)11月初,他向莱西透露“正在拟定行动计划”。(43)对此,艾森豪威尔在国安会上表示,必须明确向李承晚表明美国人是不会受讹诈的,他已经厌烦了这些“下小注的独裁者”(penny ante dictators)。(44)12月,在与来访的罗伯逊会晤时,李承晚再次提出废除停战协定,并指责美国在匈牙利事件上袖手旁观。罗伯逊再次告诫他,如果韩国发动战争,是不会得到美国和其他国家支持的。(45)韩国政府的动向直接导致美国军方放缓了军事部署的步伐。1957年1月4日,参联会向威尔逊递交一份备忘录,建议缓行美军重新部署计划,认为联合司令部对韩军实施的控制既是对共产党侵略的遏制,也是对韩国单方面行动的威慑。军方认为在韩国部署核武器之前不宜减少美军和韩军数量。(46)
    如前所述,1957年春,杜勒斯在部署核武器的问题上回归保守。有鉴于此,在6月13日召开的国安会第326次会议上,军方和其他国务院官员都极力劝说国务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罗伯特·卡特勒(Robert Cutler)说装备计划将在四年内为美国节省1.27亿美元。杜勒斯表示可以同韩国谈判,以更新美军装备换取韩国裁减现役部队,但不能引入那两种“魔鬼武器”。(47)雷福德首先考虑的是韩国的安全,其次是李承晚反对裁军,而且裁减可能导致他们要求由韩国人担任总司令,而部署核武器就可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杜勒斯强调,美国显然没有足够的钱来同时维持核威慑能力和大规模的军队,如果要部署这两种武器就必须大幅度减少韩国军队。最后在卡特勒的建议下,国安会作出行动指令,准备公开发表向韩国引入“新装备”的声明;同时指示驻韩大使道林和莱姆尼策与李承晚谈判,以加强韩国空军和驻韩美军“现代化”作为裁军条件。(48)
    21日,联合国军代表在军事停战委员会上宣布将不再遵守停战协定13d条款。(49)当天,道林和莱姆尼策按照参联会和国防部的指示(50)会见李承晚。在顺序上,莱姆尼策先说美军将要实现装备更新,再提出韩军的改善计划,最后才说到裁军问题。道林顺势强调改善计划取决于韩军的裁减。李承晚虽对废除13d条款表示高兴,但是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裁军,“至少等到他看到关于‘现代化’数量和规模的具体信息,特别是针对韩国军队”。(51)24日,李承晚致信艾森豪威尔,将裁军问题同其北进统一的政治目标相联系,并称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前,韩国必须保持现有的军队规模。李承晚还借机在信中提出了“韩军的现代化”问题。(52)显然,他希望核武器能够装备韩军。
    意识到国务院在部署双用武器问题上顾虑重重,莱姆尼策在月底致电陆军部时强调,“李承晚和韩国政府看到美国在‘现代化’问题上有所保留,这将增加我们劝说韩国裁军的难度”。(53)7月17日,参联会根据莱姆尼策的看法,敦促国防部长会同国务卿争取总统授权引入上述两种武器,并将李承晚因素放在了首位。(54)与此同时,国会正在审议行政部门提交的年度预算,随时可能削减援外拨款。27日,韩国驻美大使杨幼善就此拜会罗伯逊。后者借机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现役军队,节省下来的援助可用于韩国经济建设。“为了达到减员但不减实力的目的,可以考虑(部署)核武器。”同时,罗伯逊强调“有核”不等于“用核”,“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用核武器来打,就会引发大规模破坏,出现核冬天”。杨幼善转达了李承晚的要求:如果剩余的韩军能够装备与美军同等的武器,他可以接受裁减。罗伯逊立即回答说,美国政府是不会接受韩军装备核武器的。(55)美国不仅坚决反对韩军拥有核武器,还担心韩国重新挑起战争引发核大战。因此,美军装备核武器意味着华盛顿将更严格地控制李承晚的行为,罗伯逊“用核”的谈话是在给韩国“打预防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