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明末耶稣会传教士与佛郎机(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集刊》 桐藤薰 参加讨论

四、“侵略者疑惑”与徐光启
    众所周知,徐光启与李之藻、杨廷筠,并称为是明末天主教三柱石。徐光启是天主教在华传教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人物。(32)他大力支持利玛窦等传教士的传教,对传教士们所从事的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欧洲科学知识的翻译事业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如果重新审视,会发现徐光启并非总是对传教事业起着正面作用,在传教士是侵略者观念的形成中,他曾起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负面作用。
    南京教案发生后,为了给传教士辩护,在沈上《参远夷疏》的2个月后,徐光启上《辩学章疏》,关于传教士的传教资金,徐光启辩解说:“诸陪臣所以动见猜疑者,止为盘费一节。或疑烧炼金银,或疑外商接济,皆非也。诸陪臣既已出家,不营生产,自然取给于捐施。凡今衣食,皆西国捐施之人,展转托寄,间遇风波盗贼,多不获至。诸陪臣亦甚苦之。……为今之计,除光禄寺恩赐钱粮照旧给发外,其余明令诸陪臣量受捐助,以给衣食,足用之外义不肯受者,听从其便。广海洋商,谕以用度既足,不得寄送西来金银。仍行关津严查阻回,如此音耗断绝,尽释猜疑矣。”(33)徐光启认为“洋商”并非直接向传教士提供资金援助,而是作为中介转送西方国家虔诚信徒的捐款,如果明王朝能够提供传教资金,就没有必要再由“洋商”转送捐款,传教士与洋商的联系便可断绝,中国人的疑虑也可消解。显然,徐光启竭力想使传教士摆脱与洋商的联系。(34)
    如果听任对传教士资金来源的调查继续下去,洋商是澳夷,即佛郎机的事实定会为人所知。因此,徐光启为了防患于未然,试图切断传教士与洋商的联系。应该说,徐光启对消除中国人的疑虑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竭力为传教士辩护。但是,徐光启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当万历帝下达驱逐传教士的诏书后,北京的庞迪我、熊三拔,南京的王丰肃、谢务禄均被驱逐到澳门;剩下的传教士,有的为信教士人孙元化所藏匿,有的自己隐藏于中国各地。至此,耶稣会在华的传教被迫中断了。
    1621年天启帝即位后,徐光启再度奏请召回被驱逐到澳门的传教士。自萨尔浒之战失败后,明王朝苦无对付后金的良策。于是徐光启提出强兵政策,包括用枪炮装备军队,练兵和修筑城墙等。同时,他还建议购买澳门性能优良的欧式大炮,招聘澳门的炮手担任教练,聘请传教士担任军事顾问,并请他们到北京来就职。(35)让传教士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回到北京,实际上意味着请求恢复传教活动。(36)
    最初,传教士们强烈反对担任明王朝的军事顾问。(37)之前传教士们竭力掩盖与澳门的关系,故难以接受作为军事顾问与澳门的炮手一起参与明朝的军事活动。对此,李之藻劝导传教士们:“神父们,不必担心。不要拿武器作借口。对裁缝来说,针是必需之物,但裁缝穿针引线,做好衣服后便把针拔掉了。因此,神父一旦奉皇帝之命参加战争,武器便变成了笔。”(38)也就是说,即使是担任了军事顾问,传教士的知识和技术,还是为了恢复传教。最终,传教士们被说服了。
    关于传教士们接受劝告的理由,笔者未见有这方面的史料。但从耶稣会传教的本质上不难推测出来。耶稣会的创始人罗耀拉(1491-1556)在《灵操》中告诫传教士们说,手段应服从于目的。⑧也就是说,向中国传播神的福音是目的,参与军事活动只是手段,为了实现目的,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在耶稣会中都是正当的。1621年,被说服的传教士们和4名炮手携带4门大炮从澳门来到了北京。传教士们回到北京后,重新开始传教,潜身各地的传教士们也恢复了传教活动。
    徐光启的强兵政策在传教士问题上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通过让传教士担任军事顾问的方法,恢复了其在华的传教事业,但却完全背离了此前努力消除中国人的疑虑的方针。在南京教案中,徐光启曾忠实地执行过这一方针,为传教士进行辩护。但是,现在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徐光启之所以改变态度,可能是他认为如果顽固地坚持消除中国人的疑虑的旧方针,就不可能恢复在华的传教事业。不如乘皇帝更替之际,让传教士出任军事顾问,担当防御后金的重任,这样可以改变明政府对传教士的恶劣印象,从而恢复在华的传教事业。但是,徐光启没有想到,欧式大炮和军事技术,这些曾经令中国人疑惧的葡萄牙人的军事力量,一旦在对付后金的进攻中发挥威力,在赢得正面评价的同时,也将带来负面的影响,这将愈发使中国人相信传教士与葡萄牙人是同伙。
    五、侵略者观念的形成
    此后,徐光启继续推行让传教士担任军事顾问的强兵政策。1630年,时任礼部左侍郎的徐光启,又将传教士陆若汉与澳门的葡萄牙士兵招聘至北京防御后金的进攻。与此同时,耶稣会也积极支持传教士担任军事顾问,并趁机扩大势力。(40)这样,传教士的军事顾问形象完全定型了。
    对传教士来说,强兵政策的正面效应日益增强,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明显。礼科给事中卢兆龙在针对徐光启招聘陆若汉的奏疏中说:“臣生长香山,知澳夷最恶。其性悍,其心叵测。其初来贸易,不过泊船于浪白外洋耳。厥后渐入澳地,初犹搭篷厂栖止耳。渐而造房屋,渐而筑青洲山,又渐而造铳台造坚城。……且澳夷专习天主教,其说幽渺,最易惑世诬民。今在长安大肆讲演,京师之人信奉邪教十家而九。浸淫滋蔓,则白莲之乱可鉴。……万历年间,番人庞迪我、王丰肃等煽惑京师,为礼部疏参驱逐。礼臣徐光启夙擅谈兵,臣嘉其志素负清望。臣重其人,而今忽取夷人入京。岂子仪借回纥之兵,但与夷人说天主也。以古况今,无乃不可。”(41)卢兆龙从“澳夷”即澳门的葡萄牙人谈起,剖析了葡萄牙人、天主教、传教士对中国的危害,并举唐代郭子仪借回纥兵之例,给徐光启敲警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