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才不怯他,也或许年轻气盛的他根本没把皇帝的话放在眼里,他神情愤激、捶胸顿足:“谁让我遇上了个蛮横不讲理的天子啊,死了也是活该的!”周武帝非常赏识他的胆量,不仅下令赦免了他,还赠给他父亲荣誉称号,谥号“忠壮”。 经过这件事后,武帝逐渐开始重用杨素,让他做了车骑大将军。有一次武帝命杨素起草诏书,杨素一气呵成,写的诏书通顺流畅,词语华丽。武帝非常赞赏,对杨素说:“好好努力呀年轻人!不用担忧不富贵”。一般人听皇上这样说,肯定就会顺势爬杆,对皇上的栽培感恩戴德。而杨素则不然,他答道:“臣但恐富贵逼臣,臣无心图富贵。”意思是说,只要自己努力工作,表现好了,富贵将不求而自至。杨素也确实没有说错,由于他的能征善战,终其一生,他被两朝五个皇帝重用,可谓富贵已极。 【军事才能不凡】 北周建德四年,也就是公元575年,这年七月,杨素参加了生平第一个比较重要的战役。这时候北齐和北周正“礼尚往来”打得热乎。为了替父报仇,杨素向周武帝请求做先锋,而且率领的是他父亲的旧部。不用说这一仗打胜了,因为杨素一生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随着连年的征战,杨素在军事上的天分显露无遗。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年幼的周静帝宇文衍即位,左丞相杨坚专政。杨素知道杨坚不是池中之物,于是主动投到杨坚门下,和他拉拢关系,称兄道弟。杨坚也知道杨素是个人才,对于自己成就帝业会很有帮助,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为改朝换代做准备。 公元581年,北周和平改革为大隋,杨素随即被杨坚任命为上柱国。后来在统一全国的平陈战争中,自然少不了杨素的功劳,这里就不用再提了。比起其他将军来,杨素最突出的功劳当属制造战舰。杨素造的大战舰名叫“五牙”,上面有五层楼,高百余尺,能容纳战士800人。次一等的叫“黄龙”,能容纳百余士兵。还有“平乘”、“舴艋”等,大小不一。打仗的时候杨素威风凛凛地率领着几千艘“黄龙”直捣黄龙,让南陈军措手不及,杨素顺利地将南陈水军全部俘虏了回去。 杨素打仗很不要命,他敢于突破常规,尝试新的战术。让杨素威名更盛的一仗当属与突厥的正面交锋。 由于突厥的慓悍威猛,隋朝很少直接和突厥开战,一直都是采用长孙晟的离间计来瓦解突厥。开皇十九年,也就是公元599年,突厥都兰可汗进犯大隋边境,隋文帝派杨素、高颍、燕荣等大将出兵抵挡。 都兰可汗听说隋军来打他了,便与达头可汗结盟,共同对抗隋军。四月,杨素在灵州与达头可汗的军队遭遇,开打已经不可避免。 突厥的骑兵十分慓悍,对敌的时候往来冲杀,锐不可当。在此之前,隋朝与突厥打仗时,因为害怕他们的骑兵,所以都采用战车、骑兵和步兵相互交叉配合的阵法,阵外四周摆上很多鹿角、蒺藜,大概是用来避免突厥的骑兵突然杀过来。拼命三郎杨素很不认同这种打法,认为过于被动,难道你想光靠一些蒺藜、鹿角,就能扎死敌人? 豪气冲天的杨素决心改变战术,他下令把战车和步兵都撤下去,直接和突厥人来个骑兵对骑兵,就不信我的兵比你们差!达头可汗听到杨素下这样的命令,高兴得快晕过去了:这不明摆着老天给我送战利品来了?这家伙还“下马仰天而拜”,感谢苍天给了自己这样一个“愚蠢”的对手。拜完之后达利可汗就率十万精骑直朝隋军扑去。突厥求胜心切,杨素令骑兵迎了上去,他指挥大军随后跟进掩杀。突厥大败,达头可汗带着重伤逃跑,他的部众死伤无数,号哭而去,自此远遁,再不敢觊觎大隋边境。 这一仗再一次显示了杨素杰出的军事才能。战后,隋文帝下诏褒奖,赐杨素缣二万匹,及万钉宝带。连他的儿子杨玄感也位列大将军,其他儿子杨玄奖、杨玄纵、杨积善都被封官,可谓荣宠冠绝一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