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终生:一代奸臣】 要论才艺学识以及带兵之道,杨素绝对是隋朝高层中的佼佼者,但是,历史之所以把杨素定位在一代奸臣上,并不仅仅因为他扶助了一个败家皇帝,还因为他在治理国家时那种心胸狭窄、打击异己的表现。 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隋文帝在岐州建一座避暑山庄仁寿宫,命杨素为监造。杨素为了巩固其政治利益,讨好隋文帝,不惜学习精卫填海造田、夷平山谷来建造一座极其奢华的宫殿,历史上记载仁寿宫“崇台累榭,宛转相属”。 统治阶级建造宫殿,说到底还是得老百姓出力。由于仁寿宫规模很大,杨素征集了很多壮丁。但是那时候农民工可不像现在又给工资又有补贴,被征用的壮丁不仅拿不到工资,还经常被虐待。所以造成了“死者以万数”的状况。仁寿宫完成的时候正好是夏天,隋文帝听说快完工了,就要来避暑。为了不耽误时间,杨素命人将那些累死的民工全都烧掉(“悉数焚除之”),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 由于杨素屡立战功,文帝非常信任他,所以杨素一直位居权贵,一度能左右朝政。他家人也都在朝做官,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杨素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政策。 最先遭殃的是四大功臣之一的贺若弼。贺若弼与杨素是表兄弟,深知杨素的为人,并对杨素为相不服,所以杨素常在文帝面前诋毁他。 一次贺若弼的口舌瘾又上来了,便在文帝面前口出狂言,大骂杨素不是东西。杨素趁机进谗言,说贺若弼有心谋反。小心眼的文帝大怒,免了贺若弼的官,把他贬为庶民。后来虽然又恢复了他的官职,但文帝始终有猜忌而令他闲居,不给他实权。 接着杨素又把魔爪伸向了同为四大功臣的史万岁。公元600年(开皇二十年),突厥达头可汗进犯隋朝边境,史万岁带兵出击,军队在大斤山与突厥兵相遇。达头可汗一听是史万岁的军队,马上率兵撤退。史万岁带着骑兵一路猛追过去,一直追入大漠百里地,才收兵返回。 这次出击,杨素没有什么功劳,就诬陷道:“这次突厥兵不是入侵,是来塞上放牧的,史万岁为了邀功,才出战的。后来突厥都说要投降了,他还一直杀了那么多人!”隋文帝听了之后,问杨素:“史万岁在哪里?”当时史万岁正在宫门外候旨,杨素却说:“他正在东宫拜见太子杨勇。”意思就是说史万岁是东宫的党羽。文帝大怒,等史万岁一进殿,就不问清红皂白,命左右杖打史万岁,战功卓越的史万岁就这样被活活打死了。 隋炀帝即位以后,马上占有了他父亲的宠妃宣华夫人,杀死了废太子杨勇。而杨广能做成这一切,自然少不了助纣为虐的杨素的功劳。杨素帮助他登上了帝位,又帮助他消灭了足以威胁他的诸位兄弟后,最终受益人杨广却开始有威胁感了,他开始对杨素采取明举暗夺之策。杨素终于也尝到了那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感觉。 大业元年(公元606年)七月,杨素病重。炀帝表面上关心他的病情,派医送药,但对他极高的权势又心怀疑忌,悄悄问医生:“这老贼怎么还不死?”杨素心中明白,心情非常抑郁,想想自己一生虽然富贵逼人,结果还不是很失败?!他渐渐不肯服药,对弟弟杨约说:“我难道需要再活吗?”几日之后,杨素去世,炀帝赐他谥号“景武”,赠光禄大夫、太尉公。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七月,杨素结束了他擅权误国的一生。而他一手扶持的皇帝杨广在位仅14年,就将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富庶的大隋王朝葬送了。与其说杨广葬送了大隋,不如说是杨素误国葬送了大隋江山。 文章摘自:《图说历代名将3》作者:时涛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