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余论 既如上述,那么,在两汉六朝时期的江南,相对于火耕水耨,是否还存在另一种更先进的稻作法?中外学者历来有不同意见,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已撰另文(《从“火耕水耨”到“以沟为天”——汉唐间江南稻作的发展与水利考论》,即刊)讨论。这里不妨简述其结论:汉唐间江南稻作农业的发展过程,在东晋南朝是一个节点,其重要标志,是江东地区“带海傍湖”的“会土”(宁绍平原)出现了数十万顷依赖农田水利保障的“膏腴上地”,这是以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为特征的先进稻作方式对南方传统的粗放原始的稻作方式的胜利,易言之,是“制之由人”的“良田”即水利田对“火耕水耨”式稻作如“疁田”的挤压和驱逐,其间江东地区地方社会势力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值得特别注意。东汉六朝江淮地区的稻作生产及农田水利,则经历了一个不同于江东地区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唐是又一个重要的节点,中唐之前,除个别地区,南方稻作农业相对于北方旱作农业的优势总体上还处于潜在状态,中唐以后,江南出现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潮,全国水利工程兴修重心移到江南,特别是其江东地区,“以沟为天”的水利田面积急剧扩大,以一人一牛一犁(江东犁)为代表的耕作工具及其方式的改进,插秧技术以及以之为前提的稻麦轮作乃至复种的出现,使稻作相对于旱作的潜在优势逐步发挥出来,与这种发挥相应的,是南方社会经济开始超越北方,经济重心由北而南移动的正式启程。当此之际,长江中游地区也在迎头赶上(40),为移动增加了助力。农业史上的这一重大变迁即南方稻作农业的崛起,对中国前近代社会的阶段性演进或曰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