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简驿递、驳勘、迎候等冗政,提高行政效率 顾炎武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出发,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在《郡县论·六》的开篇,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天下之息,莫大乎贫。”[9]15为了说明致贫的原因,顾炎武列举了两件事例以证其说。 其一,“且以马言之:天下驿站往来,以及州县上计京师,白事司府,迎候上官,递送文书,及庶人在官府所用之马,一岁无虑百万匹,其行无虑万万里。”[9]15顾炎武认为,如减少六七成“驿递往来”诸事,则西北之马不可胜用。 其二,“以文册言之:一事必报数衙门,往复驳勘必数次,以及迎候、生辰、拜贺之用,其纸料之费率诸民者,岁不下百万。”顾炎武认为,凡此减去七八成,就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东南之竹箭不可胜用矣。他物之称是者,不可悉数。……而田功之获,果蓏之收,六畜之孳(滋),材木之茂,五年之中必当倍益”[9]15。顾炎武进而谈到矿业,认为:“今有矿焉,天子开之,是发金于五达之衢也;县令开之,是发金于堂室之内也。利尽山泽而不取诸民,故曰此富国之策也。”[9]15 顾炎武进而自信地写道:“用吾之说,则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9]15显然,这个判断太过于夸大了。应当指出的是,他对于“驿递往来”所办之事,以及“一事必报数衙门,往复驳勘必数次”等烦琐冗事的批评,是十分尖锐的,但他对于“迎候、生辰、拜贺”之风,仅从“纸料之费率诸民者”着眼,而对于这些官场活动中的贪污腐败行为则未曾触及,这就把大事化小了,甚至可以说是避重就轻了。以顾炎武的博学和智慧,他是不会如此简单地来揭示“今天下之患,莫大于贫”的问题的。而他说的富国之策,亦显得过于简单。但可贵的是,他毕竟揭示了朝廷与地方之间,以及上下级官员之间存在的种种弊端,只是没有把它说得更加明白而已。 为了扩大地方的行政、财政权力,顾炎武写道:“法之敝也,莫甚乎以东州之饷,而给西边之兵;以南郡之粮,而济北方之驿。”为避免大规模的转运、调配,顾炎武提出了一些设想,其基本做法是:“一切归于其县,量其冲僻,衡其繁简,使一县之用,常宽然有余。”一是官禄“亦不使之溢于常数”;二是“则壤定赋”;三是“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之赋益之,名为协济”;四是“天子之财,不可以为常额”。顾炎武认为:“行此十年,必无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者也。”[9]16顾炎武的设想固然很好,但中国地域之广,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完全避免东西南北的转运、调配,绝非易事。此其一。其二,县与县之间的“协济”之法,实施起来,必有不少障碍和困难。其三,“天子之财,不可以为常额”,亦非地方官员可以确定。准此,顾炎武所论克服“法之敝也”的种种设想,行之亦难。 顾炎武还论及选拔人才的设想,他在《郡县论·九》中明确表明“取士之制”,可略用“古人乡举里选之意”与“唐人身言书判之法”,每县隔年荐举一人参与部试,以成绩高下分别任职。学校师资由县令与该县士人共商聘任,“谓之师不谓之官”。对于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顾炎武的设想是:“夫天下之士,有道德而不愿仕者,则为人师;有学术才能而思自见于世者,其县令得而举之,三府得而辟之,其亦可以无失士矣。”这些设想表明:人才的选拔、荐举,学校的兴办,也都是作为“世官”的县令的责任。顾炎武对他设想的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作了这样的概括:“化天下之士使之不竞于功名,王治之大者也。”[9]17县今要营造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使士人达到这样一种思想境界,进而形成“王治”的政治秩序,可见顾炎武对于“世官”制度有极高的期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