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儒翰:“青出于蓝的中国通”(37) 在英华书院的西人毕业生中,穰熟中文、并在晚清中英外交及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浓重一笔者,当推英国人马儒翰。当然,他利用精通中文之便,襄助英国侵略者与华签订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更多权益,这对中国而言,不啻是一种沉重灾难。 马儒翰为马礼逊之子,1814年4月17日出生于澳门,系马礼逊与原配玛丽·摩顿(Mary Morton)所生。1815年1月,不足一岁的马儒翰被患病的母亲带回英国,从此与父亲分别达5年之久。1820年8月,马儒翰随康复后的母亲返抵澳门,但翌年6月10日马礼逊夫人即因患急症离世。由于无人照料,1822年初,年仅8岁的马儒翰只身二度搭船前往英国,由马礼逊就读神学院时的同窗好友克鲁尼(John Clunie)牧师监护。直到1824年马礼逊回英休假,马儒翰才得与父亲重逢。 作为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希望马儒翰在对华传教及中国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因此1826年5月,马礼逊休假结束,刚满12岁的马儒翰随父再度来华。航程中马礼逊即督导马儒翰学习中文,抵澳后继续随父学习中文。可能因马礼逊公司事务缠身,没有足够的闲暇教授马儒翰,1827年初,马礼逊将马儒翰送往马六甲入英华书院学习。当时学院有两位中文水平极高的教授高大卫(David Collie,?—1828)和吉德(Samuel Kidd,1799—1843),马儒翰就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中文官话。马儒翰本就极富语言天赋,再加上两位老师的悉心教诲,经过三年多学习,其中文能力已达相当程度,这从其就读期间已将两种英文传教小册子译成中文可以得到确证。1830年5月,马儒翰因广州英国散商邀请离开马六甲,6月中旬抵达广州,担任英国散商的共同中文翻译,时刚满16岁。1832年底,美国政府派遣罗伯兹(Edmund Roberts,1784—1834)为使节,与安南、暹罗两国商订贸易条约,马儒翰被聘为使节团翻译兼罗伯兹的私人秘书。马儒翰出色地完成了这次翻译任务,使美国与暹罗顺利签订友好贸易双边条约。1835年5月,使节团抵新加坡,马儒翰按事先的约定离团返华。此次他为美国服务了4个多月,获得600银元酬劳(38)。183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广州商馆解散,英国派对华商务监督负责中英交涉。1834年7月,首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William John Napier,1786—1834)抵华,马礼逊被任命为中文秘书兼翻译,相当于副领事的官员身份,不料却在随同律劳卑前往广州后一病不起,1834年8月病逝于广州。马礼逊去世后,马儒翰接替其父担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中文秘书兼翻译,这时他只有20岁。1836年12月,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再度易人,由义律(Charles Elliot,1801—1875)接任,他非常器重马儒翰的中国知识与中文能力。他曾在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Henry John Temple Palmerston,1784—1865)的信函中说: 所附信件是我的朋友兼中文秘书马儒翰先生亲自抄写的,他在有关中国事务方面一向是可以信赖和磋商的官员。在我的机构中,没有其他的人对这些信件中的问题具有任何知识(39)。 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中英交涉频繁,此时英方文件大多由马儒翰翻译,他实际上已成为英方的首席翻译。不仅如此,鸦片战争期间,他随同英军直接参加对中国的军事侵略,为英军搜集翻译情报。1840年7月,马儒翰随英国侵华全权代表懿律(George Elliot,1784—1863)和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到大沽口与直隶总督琦善谈判;1841年1月,陪同义律参加中英关于《穿鼻条约》谈判;1842年8月,随英国驻华公使璞鼎查(Henry Pottinger,1789—1856)与耆英和伊里布就签订南京条约进行谈判,为英方出谋划策。因作用突出,不明就里的耆英等中方代表均误认马儒翰为英方谈判代表。对马儒翰在《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的作用,当时在华的美国传教士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这样写道: 南京谈判的成功,他有很大的功劳,完成了大量的英译中、中译英,他的态度关系到整个事件的处理,赢得了中华帝国钦差大臣的高度信任,他们完全不懂外国语言这一问题,由此得到妥善处理(40)。 时隔四十余年后,英国历史学家汤森(W.J.Townsend)对马儒翰在鸦片战争期间的作用仍不惜笔墨地称道: 他在整个中英战争期间担任璞鼎查爵士与中国当局谈判的首席译员,还担任与中国人一起草拟奠定英、中两国和解基础的条约的英方首席代表。他在谈判中精明强干,在谈判技巧上折中调和,既小心维护英国的尊严,也公正地对待中国,他以永不懈怠的热情专心致志于责任重大而又繁重的任务,直到他的政府和中国政府之间建立起了和平(41)。 《南京条约》签订后,他又同璞鼎查到定海、厦门等地,借台湾爱国军民抗英事件进行讹诈(42),林则徐因此称“马儒翰最坏”(43)。可能正是基于马儒翰在鸦片战争中的系列作为,为英国侵华立功,鸦片战争后他被任命为香港议政局和定例局委员兼港督府秘书。 除外交活动外,马儒翰在宣教方面“也居于领导群伦的地位”(44)。一是参与修订《圣经》中文译本。马礼逊的《圣经》中译本于1823年出版后,马礼逊就有意进行修订,但因忙于其他事务直至去世未能如愿。1835年,由马儒翰主持,联合伦敦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郭实猎(Charles Gutzlaff,1803—1851)及美部会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组成四人翻译小组,对马礼逊《圣经》中文译本进行重新翻译修订。《新约》由麦都思负责,1836年修订完成,1837年以《新遗诏书》为书名在巴达维亚以石版印行,成为以后10余年间中国新教教会主要的《圣经》译本(45)。《旧约》主要由郭实猎负责,1838年修订完成,同年在新加坡出版。1839年,郭实猎再度修订麦都思1837年出版的《新遗诏书》,题名《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在新加坡出版。这个译本被称为“郭实猎译本”,后来为太平天国军队所采用,在定都天京后印发,每册封面印有太平天国徽号和太平天国年历。洪秀全还将其中的《创世纪》、《出埃及记》和《马太福音》,作为应试员生之参考本(46)。二是马儒翰的印刷出版活动。马礼逊是在华引进西方现代石印技术的第一人。马礼逊在华的石印活动,主要由马儒翰会同中国印工进行。而中国印工在协助石印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石印技术,现知最早学会石印术的中国人是屈亚昂,是从马儒翰学得石印技术的。石印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石印术的大规模使用使中国出版界真正进入了近代”(47),这里面也渗透了马礼逊、马儒翰父子的首倡之功。此外,在马礼逊的鼓励下,1833年马儒翰开始铸造中文铅字,尽管因各种原因不到一年就被迫停顿,但“就像他率先在中国尝试石印一般,马儒翰也是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应用印刷技术与活字印刷的地方——铸造活字的第一人,在印刷史上确有他的地位。”(48) 也许是秉承父愿,马儒翰很早即从事文字著述。1832年出版的《英华历书》(The Anglo—Chinese Calendar and Register,for the Year of the Christian Area 1832)是马儒翰的第一本专著,1834年又推出新版;《对华商务指南》(A Chinese Commercial Guide)在1834年出版,是马儒翰的第二本专著。两书都是马儒翰编译整理的关于中国及对华贸易的实用性资料,很受当时在华外国人的欢迎,也为后世研究当时的中外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此外,马儒翰还翻译、撰写了大量单篇文章,发表在当时广州、澳门等地出版的中外文期刊上,像《中国丛报》、《广州杂录》(The Canton Miscellany)、《广州纪事报》(The Canton Register)、《广州新闻》(The Canton Press)以及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等。当然,马儒翰的绝大多数文章发表在《中国丛报》上。据统计,从1832年5月《中国丛报》创刊,到1843年马儒翰去世的12年间,马儒翰发表在《中国丛报》上的文章达84篇之多,发表的篇数仅次于主编裨治文和卫三畏。无怪马儒翰感叹,自己为《中国丛报》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两种杂志写稿,甚至比两刊主编裨治文和郭实猎还尽心尽力(49)。这些文章内容广泛,涵盖中国地理、政治、语言、中外关系、商业贸易等,为西方全面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资料。另外,马儒翰对香港英文报刊的发展也有首倡之功。1841年5月1日,马儒翰就在香港创办《香港钞报》(Hong—kong Gazette);1842年3月17日,又创办英文报纸《中国之友》(The Friend of China)。同年3月24日,《中国之友》并入《香港钞报》,易名为《中国之友与香港报》(Friend of China and Hong—kong Gazette)。 马儒翰还为英国培养了一位驻华外交官巴夏礼(Harry Smith Parkes,1828—1885)。1841年,巴夏礼13岁时来华,师从马儒翰学习中文,希望成为一名翻译。14岁时即被任命为璞鼎查的秘书兼翻译,亲历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谈判、签订。从1842年至1865年,巴夏礼历任翻译、副领事、领事,度过了24年的在华外交官生涯,“一步步成为处理中国事务的明日之星”(50)。巴夏礼的外交能力进步如此之快,除其本人“具有超群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外,来自马儒翰的言传身教对其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正当在外交和传教都才华大展的关键时刻,马儒翰却突患急性疟疾,于1843年8月29日在澳门病逝,年仅29岁。璞鼎查对马儒翰的英年早逝深感痛惜,称马儒翰之死为“无可挽回的国家灾难”(an irreparable national calamity)(51)。而钦差大臣耆英在得知马儒翰早逝的消息后,却向清廷奏道:“夷目马礼逊(52),生长广东,居心狡诈,善能窥伺内地一切情形,又能通汉语,习汉字,连年以来,阴谋诡计,主持其事者,虽不止伊一人,而多半听其指使,实为罪魁。今因积恶贯盈,竟伏冥诛,凡有知认者,无不同声称快。”(53)前揭林则徐称“马儒翰最坏”,现今耆英又对马儒翰之死持这种幸灾乐祸的语气,清廷重臣对马儒翰之忌恨,实际上反证了其在当时英国对华外交中极为活跃之事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