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余论 应当说,对清代关中经济社会的过往研究都是有意义的,虽然有些研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研究者能够围绕一个学术问题,相互讨论,推陈出新,提出了新的理解,增添新的认知,使得关中成为中国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一个焦点,这正是学术生命力之所在。 历史研究的基础是对历史本真的追求。清代关中历史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相关史料无论从数量、品质、类型等方面来看都有很大局限性,研究者从主观立场出发选择和运用史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历史认识取决于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关中模式”强调“超经济强制”因素,尤其是“权势”的影响。笔者以为,“权势”是中国历史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权力就有“权势”,“以权致富”、“按权分配”仅仅反映了关中经济社会的一个面向,并非关中经济社会的全貌。 如果考虑“权势”和财富(包括土地等)的关系,可分为“富贵”、“富豪”两类,前者为权贵,后者为势要。“富贵”、“富豪”之外,还有无官无爵、号称“素封”的“富民”。“富在生意与田产”,对于无权势的平民而言,经商、置产是追求和积累财富的重要途径。一些普通平民,或是通过经商致富、购产增田,或是致力农业、积累田产。由上文所述也可知,清代关中的地权分配还是不均的,对此,受资料所限,还缺少一村、一县乃至整个关中地权分配的精确统计和定量分析,但是,如果把文中相关土地占有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似可作为清代关中地权分配的参考。史料显示,清代关中各县,有的人一生赤贫,身无寸土,或为人傭工,或佃人之田;有的人薄田数亩、十数亩,兼以傭工;有的人占地数十亩,家称小康;有的人则是占地百亩以上,甚至七八百亩、八九百亩的土地的大地主,清代关中地权分配体现出无地、少地、十数亩、数十亩、百亩、数百亩这样的级差性,并非都是占地十数亩、数十亩的自耕农。这应该是清代关中土地分配、经营、买卖的大致轮廓。 科举未废之前,科举考试是向上流动的阶梯。(189)这条道路本身就是狭窄的,在“求贵”之路不通的情况下,经商置产、求田问舍、追求富裕,可能是关中经济社会乃至传统中国平民的生存状态。就文中所举史料而言,无论是小农、大土地所有者还是商人,都努力购买土地,积累财富,但这是以土地能够安全稳定地获取收益为前提条件的,土地收益一方面和土地资源禀赋密切相关,又受到经济社会的稳定性影响,即自然环境、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宏观背景的影响。如果土地很难获取收益,土地经营由谋生而兼谋利则演变为谋生,从而导致“以田为累”、“以田多为累”的态度及其利益选择。 关中地处内陆,大陆性气候特征鲜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而清代陕西水利的真实运行状况还值得深入研究,但从现有的一些资料来看,清代关中水利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好,名实不符。水利的优劣与土地收益直接相联,水利失修很可能也影响到人们对土地投资的态度。 明清以来,由于关中地处西北要冲,明代因临近边镇而近水楼台先得月,边商兴起,受边镇粮食需求影响,不少陕商以粮起家,一段时期内,土地是投资的重要对象。清代,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内地与边疆的经济联系加强,边路贸易大兴。受此影响,关中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商业发达,农业、土地的地位相对降低,一些商人把资本转向土地之外的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商人不仅在家乡置买土地,而且在外地购买土地。 关中灾害、战乱频仍,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在回民起义的打击下,无论是回族还是汉族,富户还是贫家均难以避免,既改变了土地分配的格局,也影响了对待土地的态度。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开始推行“摊丁入亩”。这一赋税制度改革,根据“田多丁多,田少丁少”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土地的投资的态度,人们“以田为累”,从而抑制了土地投资的兴趣。随着近代以来各项杂派的日益增多,“富者求贫,贫者求徙”,土地反而成为土地所有者、经营者的负担。 简而言之,土地的占有、买卖、经营是与土地收益密切相关的,清代关中的土地虽然受到生态、政治、地域社会等各因素的影响,但仍有一些恢复期、间歇期或者说平稳期,人们尚能通过投资、经营土地取得收益,因此,仍然出现了一些占地八九百亩、出身平民的大地主,其经营方式则多采取租佃形式,当然这并不说明租佃关系的普遍性。 (责任编辑:admin) |